前些天,我全程參與了區第五屆“陽光杯”現場環保作文賽的監賽和閱卷評比工作,所以就有機會閱讀了許多優秀學生環保作文。縱觀整個評閱過程和獲獎優秀環保作文特點,我以為小學生環保作文還是應該立足于寫好一件事。這其實也是小學階段作文教學的主導目標,盡管小學階段也有寫人、狀物等目標教學,但這些作文能力往往是在記事作文中應用并體現的。
從我所評閱的兩個六年級班的學生環保作文看,這次共有三個話題可供參賽學生選擇,分別為1.環保,一個好習慣、2.因小失大、3.設計環保明天。顯然,前兩個話題一般可通過記敘具體的事件來反映文章主題,比較適合于小學生環保作文,也相對容易寫出精彩作文來,而第三個話題則容易陷入“空對空”、“亂對亂”的虛無狀態。也許是孩子們天性好想象,抑或是他們已不滿足于寫事作文,竟然大部分孩子都選擇了第三個話題“設計明天”。結果就出現了許多啼笑皆非之作:“五百年后我大學畢業了……”“下班后,我一按總裁寶座上的按鈕,身后立即出現了一個優雅的公園……”毫無疑問,這些想象天馬行空,完全失去了想象的依托和環保作文的實際意義。想象必須在現實的基礎上合理展開,怎允許胡思亂想?想象尤如迎風而舞的風箏,現實則是系著風箏的線,沒了線的牽引,風箏當然會跑得無影無蹤。再看那些獲獎的優秀環保作文,大多立足于寫好一件事,或細節取勝,或以情動人:“母親節這天早上,媽媽給了我幾元零錢……傍晚放學后,我就用這些零錢買了零食吃。到家時,媽媽迎了出來,并問我是不是有什么東西要送給她?眼里充滿了期待。我不解地回答:‘沒有啊。’聽到回答,她閃著亮光的眼睛變得黯然……后來我才明白那天母親期待的是什么。……我真的因小失大啦!”
一件平常小事,小作者不過用真實、細膩的筆觸再次呈現了,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獲得了一等獎。所以,小學生環保作文還是應立足于寫好一件事,以情動人,以細取勝,以巧奪魁。
關鍵詞:小學生 環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