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是雄奇、巍峨、壯麗的,層巒疊嶂,聳入云霄。彎彎曲曲的山道,需一步一個腳印地攀登。往往是行到懸崖絕壁處,忽然峰回路轉(zhuǎn),又見一峰屏立眼前,方知山外有山。而一旦登臨頂峰,看一輪紅日撥開云霧,朗照環(huán)宇,頓覺胸襟開闊、壯志凌云;對著崖畔的孤松默坐,體味一個超拔卓越的生命所經(jīng)受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此中真趣,欲辯忘言。至于探幽攬勝,更給人生閱歷增添一筆寶貴財富。當(dāng)你穿過經(jīng)年叢生的荊棘藤蔓,蛇行于昏暗幽深的巖洞,驚嘆于千奇百怪的石鐘乳,忽然一道日光照臨頭頂,眼前豁然開朗:青天綠野,幾疑世外桃源!使你深深感悟到人生無窮的理趣,盡在“鍥而不舍”這四字真言中。
所以古人說:“智者樂山”。
又說:“仁者樂水”。
水是清秀、淡泊、寧靜,雖在山澗,卻常飛瀉如銀龍,沖激出萬千朵盛開的雪蓮。它含蓄千年滄桑、靜觀宇宙變化。多少風(fēng)起云涌、花開花落,多少鳥影飛過,水只是沉靜地包容接納,不因物喜,不為己悲,就是被日光照射到了深處,也不過是淺淺地微笑。也許你要說水是無倩之物,可天地間,沒有無情何來有情?情到濃時便成無情。人在高山之巔,可以狂放如詩人,激揚文字;可以豪邁似將軍,指點江山。但在水這面自然之鏡前,人方認(rèn)識自己,明白無論怎樣地輝煌,人終是要走下山巔,容入蕓蕓眾生、回歸平平凡凡的生命本色。比起雄偉的高山,水似乎是柔弱的,可是再堅硬的磐石,也經(jīng)不起一脈柔水千年萬載的淚滴。那河邊遍布的光潔的鵝卵石,不都是以柔克剛的水的杰作嗎?
山與水,都是大自然億萬年的杰作。山水之間,有郁郁蔥蔥的森林,有爭奇斗艷的白花,有飛鳥鳴禽,有無盡的資源和寶藏!
人類曾經(jīng)依山傍水而居,狩獵于山,采百草造藥材;取水灌溉土地,收獲五谷雜糧。那時候,人類與山水有著親密無間的感情。可是隨著人類的進(jìn)步,人們逐漸向大自然掠奪財富,于是,曾經(jīng)綠發(fā)飄揚的山,變得光禿禿一片,潔凈的水源也遭到了嚴(yán)重污染。做為天地間唯一的“智者”,人類取得了勝利。然而,如果人類文明以犧牲自然為代價,那么這種勝利又有多大的意義?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山水是我們的家園。讓我們保留一點仁者的精神,對養(yǎng)育我們長大而今已變憔悴衰老的自然母親,感思、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