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支持環保作個手提袋

2009-03-26  來源:中關村環保網
[字體: ]
現在到農貿市場、菜市場,售貨員總是用塑料袋裝好,有時買幾樣菜就要用幾個塑料袋,有時怕菜重還再套上一層。這些塑料袋,往往只用一次就扔了,成了“白色污染”,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為了減少這種污染,政府號召少用塑料袋,并不允許再使用超薄塑料袋。
  
  由此,我想了一個好辦法——制作一個五彩環保手提袋,讓媽媽買菜時,用手提袋當塑料袋的“代替品”去裝東西,這樣既不浪費又不會污染環境。
  
  星期天的上午,我做完了作業,便開始動起手來,做“環保手提袋”。我先翻箱倒柜,找出紅的、綠的、黃的、咖啡色的和藍色五塊布頭,又拿出了尺子、針、線、畫粉等用具。開始制作了,我先用縫紉機把五塊布接起來,各色相間,還真好看!接著,要將這塊長布剪成兩塊長40厘米、寬34厘米的長方形。這個活兒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還挺難的。因為布是軟的,尺子又沒有那么長。這難不住我。我把布用圖釘釘在木板上,用布的長邊做長,量出40厘米,短做寬,量出34厘米。我又找了一根小線兒,把它在畫粉上蹭了蹭,從布的寬邊34厘米處,用小線彈了一條長邊的平行線,又在長邊40厘米出彈了一條寬邊的平行線。接著我用剪刀沿線剪好了一塊布,又比著第一塊布剪好了第二塊布。
  
  該縫袋了。我先把一個寬邊往里該折兩厘米左右,窩好邊,用縫紉機扎好。就剩下縫袋的兩邊了。為了練習用針的本領,我決定不用縫紉機了,改用手縫。用手縫真不容易,一是針腳不易均勻,二是縫不好就扎手。有幾次我的拇指和食指都被扎了。疼得我直咧嘴。我咬了咬牙,硬是堅持往下縫。用了一個多小時,我才縫好了一邊。我下定決心,又用了近一個小時把另一邊縫好。然后我把袋翻過來,嘿,真不錯!做得很平整。
  
  該做兩條帶兒了。我先將兩條布剪成兩個長50厘米,寬4厘米的布條,再將兩個長邊對齊,沿著毛邊的里側縫。一扎、一挑,再拔針,過了半個多小時,我終于將兩條帶兒縫好了。接著我又用熨斗把兩條帶兒燙平,我縫的歪歪扭扭的針腳就看不出來了。
  
  望著這個新穎的環保手提袋,我禁不住地想:如果以后家家戶戶都用上這種既方便又“實惠”的手提袋。地球上的“白色污染”將會逐漸減少,那一次性的“污染東西”將不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的危害!

福建晉江永和鎮重華中心小學學生:張漪琳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