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立體地理教科書讓課本“活”起來

2011-06-23  來源:千龍網
[字體: ]

 火山噴發、洋流運動、海嘯生成,這是中學地理教科書上的內容,書中有文字介紹也有配圖說明,但許多同學還是反映不太好理解,現在運用一種“增強現實技術”就能讓地理書上的內容“活”起來,這就是北京市科委從今年起開始資助的項目“立體地理教科書”。

  先在電腦上安裝一個特別開發的軟件,再配備一個攝像頭,然后打開一本中學地理課本,翻到介紹“火山”這一知識點的那頁,該頁上面既有關于火山的文字介紹,也有一幅插圖對火山形成原因進行了圖示解說,將這頁書平放在攝像頭下,打開驅動軟件,電腦屏幕上就升起了一座三維立體火山,點擊屏幕上的一個圖標,火山開始噴發,再點另一圖標,出現火山噴發的剖面圖,旋轉課本,電腦屏幕上的火山立體圖也隨之旋轉,將課本靠近攝像頭,屏幕上的圖像也跟著變大,看得更加清楚。這是記者昨天在“立體地理教科書”項目實施單位——再造時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的一幕。

  工作人員又打開另一本中學地理課本,翻到介紹“地球圈層結構”知識的一頁,同樣把這頁書放在攝像頭下,點擊屏幕上的圖標,圓圓的地球像西瓜一樣被切開,逐層展現出黃色的內核、紅色的外核、橘黃色的地幔、藍色的地殼、透明的大氣層等結構,并能進行旋轉全方位展示,伴隨圖像同時出現的還有相關內容的語音講解。可以說,運用這項技術,學生只需打開課本就能看到非常生動形象的圖形演示,聽到悅耳的內容講解,相當于請來一位本領高超的“老師”。

  “采用這種增強現實技術,只要在電腦上安裝攝像頭和相應軟件,普通課本就能變身立體教材,今后天文、地理、生物知識等不再只是書本上的簡單圖片,而且一些危險的化學、物理實驗也可以通過這一技術直觀生動地展現出來。”該公司首席運營官王良玉告訴記者,增強現實技術可以把虛擬的模型、數字信息等內容精確疊加成為真實場景,這項技術原本更多用于商品展覽、展示,在北京市科委資助下,現在這種技術被用于輔助教學領域,這在全世界都是首創。

  據了解,目前針對初中地理的立體教科書已經完成制作,很快將推出免費的試用版。再造時空公司正在和教育系統深入接觸,在聽取專業教師意見基礎上,從考試大綱出發,對較難理解的知識點先進行“立體化改造”,并融入“教學設計”的思想,將推出初高中九大學科全系統的互動立體教學系統,將來有望應用于課堂教學。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