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房山區衛生局副局長杜國栓介紹說,房山區重點抓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針對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和冠心病等四種慢病的病人,房山區免費提供基本治療的藥物,去年共有5.6萬人享受到18種基本藥物免費干預治療。
去年,房山區篩查了全區范圍內年滿40周歲且加入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農民10萬余人,累計發放藥品868萬元,共有5.6萬人享受到了18種基本藥物免費干預治療。除了藥物治療,房山區還選擇了韓村河農村社區的高血壓患者試點自我管理。183名高血壓患者被劃分為12個小組,每個小組設小組長一名。74歲的崔國棟老人就是其中的一名小組長,老人過去的血壓是210/110mmhg,通過服用藥物和生活調理,降低到了140/90mmhg。身體硬朗了,老人每周給自己的組員講課兩小時,通過膳食調理、運動健身、普及知識等幾個方面,幫助他們科學降血壓。
農民患病,往往傾向于在大醫院接受治療。前幾年,長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雖然設備和技術水平上有了很大提升,信任度卻沒有隨之上升,床位空閑很多,而房山區第一醫院卻是人滿為患,床位緊張。房山區第一醫院與長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試點雙向轉診模式,即將急、危、重、疑難等病癥患者轉送房山區第一醫院,而長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則負責收治常見病、多發病和接收區醫院轉回的后續治療和康復患者。此外,房山區第一醫院的醫護人員長期進駐社區醫院,長溝鎮的農民在一級社區服務中心就能享受到二級醫院的技術和服務,而收費仍然按照一級醫院的標準收取。長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病房護士長林寶告訴記者,雙向轉診模式試點以來,來就醫的病人明顯增多了,中心的醫療技術也有了改善。社區醫院由于離家近,家人照顧方便,價格也便宜,在這里住院的病人不僅節省了時間,也節省了金錢。新醫改施行后,房山區設立了195個網絡直報網點,基本覆蓋了所有規模較大的村莊。而領取報銷費用的時間也縮短為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