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北京882棟簡易樓改造最多套增15平方米

2012-01-17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費用主要由政府出資

    昨天(16日)下午,市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舉行新聞發布會,市住建委、市市政市容委、市財政局、市重大辦、東城區主要負責人就“老舊小區節能保溫抗震加固綜合改造”主題回答記者提問。市住建委副主任張農科透露,為最大程度地照顧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改造后的住宅套均面積預計可新增8至15平方米,讓居民住得更寬敞。

    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今年將啟動全市882棟簡易樓改造,實施150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房屋改造工程,統籌解決好抗震節能、設施配套、停車管理等問題,力爭到2015年全面完成1582個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據測算,這項工程將惠及30萬戶、共計100萬市民。

    本次改造工程的一大特點是可以適當增加樓內面積,簡易樓住宅戶型面積偏小,在有些建筑年代較遠的簡易樓內,住在同一樓層的居民甚至還要共用廚房、衛生間,他們改善住房條件的需求十分迫切。政府部門充分考慮到這些居民的改善性需求,在改造過程中盡最大努力優化設計和材料,改造后家庭戶均面積預計可新增8至15平方米,讓居民居住得更加舒適。

    張農科特別強調,對于改造后每套住宅比改造前增加的面積,居民只需支付成本價,而合法增加的面積將會被記錄到房屋產權證中。“這次改造從平面上、垂直上,縱向和橫向都可以加建出一些房屋面積來。”張農科解釋,對于縱向增加出來的樓層,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未來考慮用作保障房由政府回購。

    焦點一:改哪些?

    199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

    張農科介紹,這些簡易樓主要集中在朝陽、東城、西城、海淀等城區。改造范圍包括1990年(含)以前建成的小區,這些小區存在建設標準不高、設施設備落后、功能配套不全等問題。

    改造分為房屋建筑本體和小區公共設施。其中,在房屋建筑本體上要進行節能改造和平改坡,對水、電、氣、熱、通信、防水等老化設施設備進行改造。如果是1980年(含)以前建成的小區,還必須進行結構抗震加固改造。

    在小區公共部分,將進行水、電、氣、熱、通信等線路、管網和設備改造,進行無障礙設施和消防設施改造;綠化、景觀、照明設施也將進行改造,并更新補建信報箱。根據實際情況,還將進行雨水收集系統應用、補建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位、完善安防系統等內容的改造。

    焦點二:怎么改?

    改造3000平方米僅需45天

    882棟簡易樓怎么改?張農科說,改造的原則,就是不干擾業主生活,盡量不麻煩業主搬家。

    張農科介紹,在一年前,本市就已經啟動了抗震節能綜合改造的科研試驗,委托兩個科研單位砌了五層磚混結構的住宅樓,進行科研試驗。改造將采用住宅產業化方式進行,即在工廠生產好樓梯、樓板等組件,運到小區現場安裝。“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減少現場施工,二是工期短,都可以減少對居民的干擾。”他還舉了實驗的例子:3000平方米的住宅樓,住宅產業化改造只用了一個半月。

    哪些樓要進行拆除?張農科解釋,簡易樓破到任何程度,都可以加固修補。預計把882棟改造成符合現行標準的、安全的房屋,每平方米需要1萬元到1.5萬元。對于像公社大樓那樣的歷史印跡,在本次改造中肯定會保留。

    焦點三:誰掏錢?

    政府出資占大頭

    改造的費用誰來承擔是市民普遍關注的問題。市財政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韓杰表示,這項工程以政府投資為主,其他有關的社會群體共同來承擔。

    其中,政府主要負責節能改造的資金,比如熱計量設施。在諸如地下室的改造、安防系統的安裝等,需要產權單位、業主和社會利用住房維修基金、專項投資資金等多方面進行籌措。“涉及到政府的投入,在積極爭取中央經費支持的基礎上,由市和區縣政府共同承擔。”韓杰說,如節能改造方面,根據市住建委測算320元/平方米的改造標準,市級財政每平方米補助100元,中央財政每平方米補助45元,區縣財政籌集剩余資金。

    根據安排,此次老舊小區改造后同步實行供熱計量改造,實現獨立單元可以分戶計量。市市政市容委委員李楠表示,改造后不會增加居民的取暖支出。“熱計量得出的收費數額,如果高于原來按面積收費時的數額,居民取暖仍可按照費用較低的計量方式計費。”

    權威釋疑

    符合抗震標準就不算簡易樓

    問:為什么以1980年作為抗震改造的分界點?

    張農科:在1978年我國有了第一部抗震標準,按照兩年的基本工期計算,1980年后建成的住宅均符合這一標準,因此劃定到1980年。北京市在1980年以前建設的房屋約6000萬平方米。 

    問:北京現存的筒子樓是否都要改造?

    張農科:明確一個概念,筒子樓如果符合抗震標準,就不算簡易樓。所謂簡易樓,就是指實際標準低、使用壽命短、當時施工建筑材料質量不高的住宅樓。

    改造案例

    天壇地區65棟簡易樓今年啟動改造

    東城區新聞發言人徐熙表示,東城區今年將全面啟動天壇地區周邊65棟簡易樓及民用平房的拆遷整治,涉及居民2861戶,建筑面積9萬平方米。先期將拆除天壇東面8棟簡易樓,讓被住宅擋住或占用的天壇壇墻顯露出來。

    徐熙表示,在882棟要改造的簡易樓中,東城有199棟,占四分之一。對于原住房需要拆遷的家庭,目前計劃將其安置在朝陽豆各莊和通州臺湖的“兩站一街”地區,一共有2萬套定向安置房,再加上一部分經濟適用房。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