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浙江、安徽兩省啟動跨流域生態補償試點

2012-04-01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李克強副總理在第七次全國環保大會上指出,要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通過財政補助、轉移支付等方式,增加國家生態補償專項資金,同時探索流域上下游之間、不同主體功能區之間生態補償的有效辦法。

  跨界污染問題一直是困擾很多地方的難題,如果處理不好,上下游之間相互推諉扯皮,受損的是群眾。怎么才能處理好?浙皖兩省啟動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給出了一個很好的答案。

  浙江省淳安縣環保局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日前來到千島湖上游的新安江江段,會同安徽省黃山市環保局的監測人員,對新安江跨界斷面水體進行檢測。

  今后,類似這樣的檢測,他們一個月都要聯合進行一次,這也預示著浙江、安徽兩省跨流域生態補償進入操作階段。

  有“天下第一秀水”之稱的千島湖,不僅是浙江省的飲用水水源地,也是中國長三角區域的戰略備用水源。千島湖一半以上的入湖水量、58%的集雨面積都在安徽境內,因此千島湖水質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上游新安江的來水質量。

  然而,對跨越了安徽和浙江兩省的新安江,上下游如何履行好保護和治理的責任,一直困擾著兩地政府。早在2005年,浙皖兩省就開始了對建立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的商談。

  此次啟動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正是浙皖兩省共同保護千島湖水環境質量商談的一項階段性成果。

  按照要求,浙皖兩省環保部門將每月監測一次兩省交界處的新安江江段水質,為千島湖上游水質評價提供基礎數據,并按規定程序上報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在監測年度內,新安江流域水環境補償資金為每年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出3億元,皖浙兩省各出1億元,以兩省交界處水域為考核標準,上游安徽提供水質優于基本標準的,由下游浙江對安徽給予補償,劣于基本標準的,由安徽對浙江給予補償。

  “為切實保護好千島湖這一難得的優質淡水資源,推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轉型,保障千島湖水質穩定、向好轉變,除了啟動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外,國家發改委、環境保護部等還聯合制定了《千島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規劃》。”淳安縣環保局副局長方肇興介紹。

  規劃是千島湖及新安江流域水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綱領性、約束性文件,是制定相關區域規劃、專項規劃的依據。規劃期限為2011~2020年,其中,近期為2011~2015年。

  近年來,淳安縣大力開展以湖區網箱養殖、垂釣捕撈、湖區采砂、游船生活污水排放、湖區周邊垃圾收集處置為主要內容的五大整治活動,取得明顯成效。

  目前,安徽省黃山市也在關停污染企業、拆除網箱,改善新安江上游的生態環境質量,有效提升流入千島湖的水質。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