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北京中心城區將規劃326處公交場站

2012-10-25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截至目前,本市擁有21540輛公共汽車,場站缺口面積約70萬平方米。這意味著,每天有三四千輛公交車結束運營后“無家可歸”。這是市交通委等相關部門負責人昨天(23日)做客首都之窗時透露的。

    市交通委透露,未來,本市中心城區將規劃326處公交場站,緩解公交車“流浪”的尷尬。

    現狀:

    三四千輛公交車“無家可歸”

    根據建設部《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每輛標準車的“住房”面積為200平方米。本市21540輛公共汽車相當于26200輛標準車,依據規范,需要524萬平方米的場站面積。

    然而,目前本市公共汽車場站面積為454.55萬平方米,其中永久場站面積約為222.2萬平方米。場站缺口約為70萬平方米,相當于三四千輛公交車“無家可歸”。

    市公交集團基建部副處長竺永常說:“2004年,市城市規劃設計院做了一個本市公共汽車場站規劃,規劃的建設面積應該是482萬平方米,目前面積與規劃面積相差大約28萬平方米。”

    市交通委規劃處處長陳金川說:“對于本市這樣一個特大城市而言,土地資源比較緊缺,經過綜合測算,每輛車的占地面積最終按照150平方米至180平方米配置。”

    “按照‘大城市每800到1000人配備一輛公交車’的標準,本市公交車的數量符合規定,但公交場站面積卻仍有缺口。”陳金川坦言。竺永常說:“出現缺口,一方面是由于市政和地鐵建設等城市開發進程中,部分臨時租用的場站被取消。還有一個原因是由于公共設施建設和小區配套的問題解決比較難,造成公交場站建設進程比較緩慢。”

    四類場站存在缺口

    根據《公共汽電車場站功能設計要求》,公交場站目前分6類。

    第一類是中途站,主要是以乘客的上下車為主;第二類是首末站,承擔車輛到發及一些調度功能;第三類是中心站,特點是多條線路交會于此;第四類是樞紐站,算是公交場站中的“別墅”,具備多種交通出行模式換乘的功能;還有兩類分別為保養場和駐車場。

    每種場站究竟需要多少?70萬平方米的缺口在哪找齊?

    陳金川坦言,中途站是在街邊設置的,幾乎不用考慮占地問題,因此缺口主要出現在樞紐站、首末站、中心站和保養場。據介紹,本市中心城面積為1085平方公里,目前規劃了326處公交場站,占地393公頃。其中,樞紐站大概是35處;保養場是10處;中心站是46處;首末站235處。

    規劃:

    交通樞紐:5年新建10座樞紐

    從2007年至今,本市先后建成東直門、北京南站、西直門、北京西站南廣場和北廣場、四惠和西苑樞紐。加上此前建成的動物園和六里橋交通樞紐,本市已經有10座交通樞紐投入使用。“十二五”期間,這一數據將刷新至20座。

    市公聯樞紐公司項目部副部長郭愷透露,目前已經投入使用的10座交通樞紐,基本分布在本市東西南北一些重要的交通節點上。今年,宋家莊和四惠交通樞紐已經先后投入試運營,算是為“十二五”期間的新樞紐打了頭炮。到2015年,本市還將建成8座交通樞紐,包括蘋果園、北苑北、豐臺火車站等。

    “首鋼、芍藥居、奧體南區、星火站等,這些地區都將盡快開展樞紐建設,保證本市各種交通方式的合理銜接。”郭愷說,2020年,本市交通樞紐總數將達到35座。

    此外,現有樞紐的功能也將增加。陳金川說:“現在的六里橋只能算是一個公路長途客運站。隨著地鐵9號線和10號線的引入,這里將實現綜合樞紐的功能。”

    今后,市民在這座樞紐里,可以實現地面交通、公路長途、軌道交通間的換乘。同時,樞紐還將配建自行車停車場和小汽車停車場。

    中心站和首末站:5年建成兩處電動車場站

    “十二五”期間,本市將在郭公莊等地建成5處中心站,在西直門等地建成25處首末站。同時,本市還將規劃建設兩處電動車公交場站和一處快速公交場站。“今年12月15日以前,這條快速公交線路將啟動試運營。”竺永常說。

    另外,一批臨時場站有望變成長期場站。目前,這些場站大多是公交部門臨時租建,位于立交橋下、邊角地、城鄉結合部等地區。預計今年內將有5處場站完成“轉正”。

    老堵點周邊場站重新規劃

    目前,德勝門公交場站的遷移問題也已列入交通部門的計劃。“等待城市北部軌道和軌道網連接起來,北苑樞紐建成以后,德勝門場站就可能外遷。”陳金川說,德勝門公交場站在歷史上也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隨著城市規模不斷增加,客流量越來越大,這里逐漸呈現出雜亂的“病態”。

    類似的老堵點周邊場站都將重新規劃。目前,已經納入交通部門規劃范圍的地域包括國貿、東直門、雙井、六里橋、動物園、北京西站等。

    投資:

    樞紐建設有望引入民間資本

    市交通委研究室副主任許焱認為,公交場站的建設資金投入,既要有政府資金,也需要吸引社會資金。

    本月,市政府印發了關于建設公交城市提升公交服務能力的文件。其中,對于公交場站的建設用地和資金都有許多明確的要求,對社會資金方面、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方面也都有具體的規定。

    “相當于公交場站也要創造經濟效益。”許焱打了個比方,保留公交場站規模的前提下,有關部門將對地下或者地上部分進行開發,盈利的資金可以用于公共交通本身。目前,具體政策,正在規劃落實中。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