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8日),《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實施。《條例》以“先節水后調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環保后用水”為原則,從水量調度、水質保障、用水管理和工程保護四個方面對南水北上進行了規范。
《條例》明確要求受水區實行年度用水總量控制,加強用水定額管理;引入市場機制,允許水量有償轉讓;實行兩部制水價,受水區要考慮各類水源 價格,鼓勵充分利用南水北調工程供水;受水區要劃定禁采區,在超采區禁止新增取用地下水。同時,條例嚴格水質保護措施,定期向社會公布供用水水量、水質信 息。
水質信息將定期公布
《條例》規定,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定期向社會公布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水量、水質信息,并建立水量、水質信息共享機制。
如何保證南水北調水質安全,《條例》明確要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實行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并禁止建設增加污染物排放總量的 建設項目,總干渠禁止設置排污口。對于在總干渠設置排污口和排污超過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水源地和沿線區域,將暫停審批有關行政區域除污染減排 和生態恢復項目外所有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水質穩定達標事關南水北調工程的成敗,《條例》還規定丹江口水庫、中線工程總干渠需要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依照水污染防治法劃定,并在水源地和沿線區域合理規劃、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清理網箱養殖和圍網養殖。
同時,南水北調沿線工程也將劃定保護范圍,進行嚴格保護。《條例》根據不同類型,劃出50米至3000米的工程保護范圍,禁止在保護范圍內 實施爆破、打井、采礦、取土、采石、采砂、鉆探、建房、建墳、挖塘、挖溝等行為。其中為本市輸水的中線工程,明渠輸水工程的管理范圍為邊線向外延伸至 200米以內的區域;暗涵、隧洞、管道等地下輸水工程為工程設施上方地面以及從其邊線向外延伸至50米以內的區域。
本市情況:
本市作為受水區,為保證來水安全,將對水質嚴密監測,對水質進行省市界、入城區前、入水廠前三道關口監測。進入北京前,在渠首附近的惠南莊處,市南水北調辦和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將進行聯合監測,共同確保入京水質,水進入北京后,則由市南水北調辦進行常規監測。
另外,從2013年開始,本市將利用三年時間完成47座再生水廠、1290公里污水管線建設改造,全市污水處理率達90%,四環內實現污水 100%處理。為了防止南水北調中線北京段輸水工程沿線污染影響水質、危害工程設施,本市已初步劃定了工程水源保護區,形成了水源、設施綜合保護的立體體 系。
供水將實行兩部制水價
對于公眾關注的水價問題,《條例》也做了相關規定,南水北調工程供水將實行兩部制水價,由基本水價和計量水價構成,具體供水價格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水費將專項用于南水北調工程運行維護和償還貸款。
受水區省級政府應當統籌考慮南水北調工程供水價格與當地地表水、地下水等各種水源的水資源費和供水價格,鼓勵充分利用南水北調工程供水,促進水資源合理配置。
本市情況:
對于本市水價定價,市發改委副主任趙磊在北京市兩會上曾透露,年內就將會出臺階梯水價的具體方案,今年本市就將實施居民階梯水價制度,同時 做好南水北調水價銜接工作。此前國家發改委明確,到2015年底前,我國設市城市原則上要全面實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依用水量確定價格。階梯水量不少于三 級,且第一級和第三級之間的水價比例不低于1:3。本市將按照國家發改委確定的原則和要求,結合北京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合理確定級差。
區域間用水指標可有償轉讓
對于調水分配,《條例》規定,南水北調工程水量調度遵循節水為先、適度從緊的原則,統籌協調水源地、受水區和調水下游區域用水,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受水區省級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需根據年度可調水量提出年度用水計劃建議,其中包括年度引水總量建議和月引水量建議,報送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 門。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會綜合平衡年度可調水量和各受水區年度用水計劃建議,按照國務院批準的受水區省、直轄市水量分配指標的比例,制訂年度水量調度計 劃。受水區省、直轄市相關部門或者單位應當與南水北調工程管理單位簽訂供水合同。
《條例》還引入市場機制,規定實行供水合同制度,允許水量轉讓。若受水區省、直轄市用水需求出現重大變化,需要轉讓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分配的水量的,由有關省、直轄市人民政府授權的部門或者單位協商簽訂轉讓協議,確定價格進行配額轉讓。
本市情況:
據了解,本市今年汛后將用上南水北調工程引入的水源。目前,北京人均水資源量不足200立方米,不足全國人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和世界人均 7700立方米的水資源量相比,更少得可憐。按照計劃,北京每年將通過南水北調中線接納南水約10億立方米,看似數量很大,但人均下來不到50立方米,市 民節約用水的弦不能松。
超采區禁取地下水
南水北調工程調水來之不易,按照節約水資源、提高利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條例》對受水區用水作了以下規定:一是要求受水區統籌配 置工程供水和當地水資源,以調入水源逐步替代超采的地下水。二是規定受水區實行年度用水總量控制,加強用水定額管理,推廣節水技術、設備和設施,提高用水 效率和效益。三是規定受水區地下水超采區禁止新增取用地下水,劃定禁采區,逐步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四是要求受水區統籌考慮工程供水價格與當地水源價格, 鼓勵充分利用工程供水。
本市情況:
在南水來京后,按照計劃,本市將關閉大部分水井,這不僅能大大減少或避免地下水的超采,使地下水得到補充和涵養,而且會使地表水資源總量得到有效增加。另外,根據市水務局的思路,南水進京后,富余水源將部分回補地下水,目前,水務部門正在尋找合適的儲層。
同時,本市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也由2005年的0.65提高到現在的0.69,位列全國第二,接近發達國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