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北京建立水質監測預警體系保南水北調“清水”進京

2014-04-17  來源: 新華網北京頻道
[字體: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計劃于今年汛后正式通水。為防范水源地及輸水過程水質污染,北京市南水北調辦公室正建立全方位水質監測預警體系,采用自動監測、實驗室監測、應急移動監測相結合方式,嚴格監控來水水質,確保“清水”進京。

    據北京市南水北調辦水環境監測室工程師袁博宇介紹,除國家在水源地和中線總干渠進行水質監測外,北京作為終端受水區目前也在北京永定河大寧 調壓池等來水關鍵地段設立了水質自動監測站,每小時進行來水監測,利用網絡平臺及時發出預警。同時,在江水進京前的河北保定市易縣七里莊設立“前哨站”。 “一旦水質出現異常,就能在入京前及時采取應急措施。”

    根據遠期規劃,至2020年南水北調北京段及其附屬工程將建成27個自動監測站。袁博宇說,北京還將在“南水”進京的首道防線惠南莊泵站處增建一座大型水質自動監測站。“建成后,不僅可監測一些常規項目,重金屬、有毒有害類物質的參數指標也都將被納入。”

    同時,江水進京后,監測實驗室的監測指標有望從目前53項擴至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109項,監測斷面將達34個,可更全面反映取樣區水質情況。

    此外,在水質監測中還將增加生物預警措施,如利用對水質變化敏感的魚類、對毒物敏感度高的發光細菌等判斷水質狀況,并計劃采用衛星遙感方法,通過對衛星照片的光譜分析,判斷江水是否產生水華,以及水源地蓄水量、植被和水生態環境有無變化等。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