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6日從北京市住建委獲悉,北京市住建委近日通過修訂《房屋登記工作規范(試行)》,推出4項便民服 務措施,從辦理預售商品房房產、房改房遺失補證等方面簡化房屋登記程序,提高房屋登記效率和質量,減少了群眾辦房產證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新舉措將于7月1 日起實施。
該規范推出的第一個便民舉措是購房人可自行辦理預售商品房房產證。過去,購房人買了新建商品房后,由開發商先辦理初始登記,再由開發商統一 分批為購房人辦理每戶的房產證,往往造成有些購房人買房后等好幾年才能拿到房產證。便民新舉措要求,開發商辦理房屋初始登記同時,需將企業配合業主辦證所 需的材料一次性在登記部門備案。備案后,購房人憑本人身份證件、買賣合同等相關材料即可隨時自行辦理房產證。
規范推出的第二項便民舉措是雙方共同到場辦理房屋贈與,合同無需公證。過去,假如父親想將名下一套房屋贈與自己的兒子,過戶前必須先去公證 處辦理房屋贈與合同公證,支付公證費。此次推出的便民舉措,取消了過戶時贈與合同必須公證的要求。房屋贈與屬于贈與方和受贈方共同申請辦理的事項,在雙方 提交贈與合同且雙方到場辦理過戶手續的情況下,不再要求贈與合同必須公證。
按現行限購政策,受贈方須具有購房資格才能接受贈與。贈與房產辦理產權過戶前,應先到網簽窗口進行受贈人的購房資格核驗,核驗通過后,房屋登記部門才能辦理過戶登記手續。
規范推出的第三項便民舉措是購房人辦理預售商品房房產證無需提供專項維修資金收據。房地產開發企業辦理商品住宅“大產權”時,不再區分是否 是預售項目,全部都要提交專項維修資金交訖證明。在保證整棟樓專項維修資金足額交存的情況下,購房人辦理房屋產權登記時不用再提供專項維修資金收據。辦完 產權后,再到住房資金管理部門辦理專項維修資金過戶手續。
規范推出的第四項便民舉措是房改房遺失補證無需售房單位出證明。原來規定,產權證遺失的,產權人登報聲明作廢后可申請補發,但房改房產權證遺失的,需原售房單位出具已領證說明后才能補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