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旗子邊兒怎么還斑斑點點的?”昨天(29日)是京交會的第二天,在會址國家會議中心外的一條馬路旁,來自湖南的參展商劉書兵發現,一排排底端印著“5·28—6·1”的京交會彩旗明顯不是新的——由于長時間的風吹日曬,旗子上已有不少斑駁痕跡。
這是怎么回事呢?京交會組委會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個中原委:“那些旗子就是舊旗子。本屆展會在全市道路旁和會址外使用的9000多面彩旗中有一半為重復使用,是上一屆京交會用過的。”
這名工作人員說,京交會彩旗每年5月中下旬安裝在本市主要環路和會址外的路燈桿上,直至6月1日展會閉幕。“去年展會路旁和會址外彩旗也是9000多面,但由于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第一次進駐京交會,當時有一半彩旗上印的是貿發會議標志。”
去年展會閉幕后,所有彩旗被拆卸下來,疊放整齊后存放進順義的一間倉庫中。“今年京交會所有的彩旗都要求有‘京交會’標志,因此我們就把倉庫中一半能接著用的旗子重新拿出來掛了起來。”
工作人員還透露了一個“小秘密”:“由于京交會都是每年5月28日到6月1日舉行,因此當初我們制作彩旗時,旗子底端的日期都是只印上‘5·28—6·1’,而不標明具體年份,這樣我們每年都可以循環利用這些旗子了。”
今年京交會還有其他不少節儉節約措施,比如說展位材料報送的電子化。“按照流程,所有參展商都要在開展前一兩個月向我們遞交展位材料。”京交會 組委會會展負責人王杰說,“這些材料包含施工圖、展品情況、預估用電情況等等,就拿施工圖來說吧,展商就需要提供正拍、側拍、俯視、仰視等四個角度的效果 圖。”
王杰說,往年一個設計不算復雜的展位,大約要交足足20厘米厚的A4紙大小的書面材料,大型展位的材料就更多了。“不過,今年展商可以通過展會的公共電子信息平臺在線傳輸展位材料。”王杰說,今年的展位70%是通過這種方式遞交材料的,節省了大量紙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