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北京西城“城宮計劃”讓學生“足不出校”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2015-04-16  來源:北京晚報
[字體: ]

 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整合校內外教育資源,西城區教委于去年1月正式啟動“城宮計劃”,即“城市學校少年宮計劃”,將校外教育引入校內,讓學生不出校門在課后免費享受到校外優質教育資源。

    一年來,15所試點校在與12家少年宮、科技館的合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西城區將把“城宮計劃”推廣至全區所有小學,繼續利用校外優質教育資源,大力開展藝術、科技、體育等活動,豐富孩子們的課外活動。

    自主選擇,自愿參加

    “城宮計劃”的實施是西城區“校校精彩,人人成功”辦學理念的具體體現,充分滿足了學生全面與個性化發展需求,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去年3月,西城區教委確定了15所學校與12家少年宮、科技館對接,開展首批“城宮計劃”試點工作。截至2014年9月,15所學校共為13700余名學 生開辦了750項學校少年宮活動項目,910個課外活動班,參與人員達2萬人次。

    城市學校少年宮和傳統意義上講的少年宮有什么區別呢?第二實驗小學白云路分校校長楊東燕告訴記者,此“少年宮”非彼“少年宮”。“傳統的少 年宮并不是針對所有孩子,在選拔之后,有針對的發展和培養學生的特長,而城市學校少年宮強調在“普及”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自愿參 加。”

    “同時,‘城宮計劃’注重培養孩子主動自我管理的能力,尤其是在如今家長大包大辦的背景下,更顯出其價值。此外,‘城宮計劃’也很好地解決了如今孩子放學早,沒地方可去的問題。”

    引入校外優質資源

    15所試點學校結合“城宮計劃”定位,主動與少年宮科技館對接,引入兩大資源,第一是普及與提高為主的專業性教育教學內容,包括舞蹈、合 唱、書法、國畫等藝術類和機器人、單片機、定向越野等科技類,以及武術、中國象棋等體育類的學習內容,滿足學生的興趣、特長發展需求,第二是以普及為主的 群眾性教育活動,比如學校與西城區少年宮合作開展“名師百場進校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活動,讓青少年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引領學生從歷 史文化的角度認識和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核心;雷鋒小學書法社學生與少年宮書畫社學員共同舉行“書寫社會真善美,筆墨濃情贊雷鋒”書法實踐活動等,提升學 生的人文藝術素養。

    少年宮、科技館的支持為西城區“城宮計劃”的實施注入了新的內容、新的活力。

    有效利用高校資源

    在推進“城宮計劃”的過程中,西城區教委充分結合“北京高等學校、社會力量參與小學體育美育發展工作”,支持學校與高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

    宣武回民小學與中央民族大學合作,在全校開設美術、舞蹈、音樂、民族健身操等社團,使學生們得到民族文化熏陶。4月30日,宣武回民小學將 和民族大學在宣武體育館一同舉辦運動會。民大的學生屆時將擔任運動會的裁判。同時,運動會開幕式上還將有10分鐘的民大社團表演。

    福州館小學(八中附小)和北京小學走讀部與中國戲曲學院合作,在新一年級開設京劇唱腔課、戲曲形體課、戲曲臉譜等校本課程,在全校開設京劇戲曲健身操、京劇表演、舞蹈、美術、合唱等社團,以戲曲藝術的傳播和推廣為核心的多項活動,使學生們得以近距離欣賞國粹藝術。

    學校和少年宮、科技館開展著不同時段、不同形式的教育教學活動,校內外資源相對獨立。“城宮計劃”的實施將兩者的資源進行統籌開發,綜合利 用,使學生不出校園也能享受到校內外優質教育資源。校內外資源在“城宮計劃”這個平臺上實現了有機整合,新型的校內外教育結合的體系已見雛形。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