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清華發布首個室內PM2.5污染大數據調研報告

2015-04-23  來源:新華網北京頻道
[字體: ]

 清華大學22日發布國內首個室內PM2.5污染大數據調研報告,揭示了室內環境PM2.5污染的現狀,以增進公眾對室內空氣污染問題的認知。

    調研結果顯示,相對于室外PM2.5污染,室內PM2.5污染對人的影響更顯著,人均室內PM2.5攝入量為室外的4倍;在客觀條件不變的 情況下,人的主動行為對室內空氣質量影響最為顯著;17層以上室內空氣質量最優,距離主干道大于500米的建筑,其室內空氣質量略優于小于500米的建 筑。在總體平均意義上,室內PM2.5濃度與同期室外PM2.5濃度存在0.67的比例關系,體現了建筑物對人體的防護效應。同時,隨著室外污染程度的提 高,室內外PM2.5濃度比值呈現下降趨勢。

    據悉,本次“北京室內環境PM2.5調研行動”歷時4個月,首次以參與式感知的方式,通過社交媒體面向公眾征集志愿者。數據來源為2014年11月14日至2015年1月30日期間累計11萬小時的室內PM2.5數值,覆蓋北京市13個區縣的7703個地理位置。

    該調研負責人、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張林研究員表示:“現代人70%~90%時間處于室內,室內空氣質量直接影響著人體健康。對室外空氣質 量,人們通常可以通過肉眼觀測霧霾強度、網絡獲取PM2.5官方監測值等方式獲取相關信息,并據此采取防護措施。雖然室內外空氣質量存在相關關系,但人的 主動行為是影響室內環境空氣質量的關鍵因素。如保持空氣凈化器、中央空調的開放、開窗通風、減少烹飪、吸煙、打掃和其他增塵行為均對室內PM2.5時間序 列有明顯的波動影響。”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