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協和醫院明日樓公寓
單元式學生公寓概況(抽樣調查)
非單元式學生公寓概況(抽樣調查)
昨天,市發改委明確了中科院、清華、北大等18所高校、中專校新增學生公寓的收費標準,單元式學生公寓每生每學年為不超過1200元;非單元式 學生公寓每生每學年為不超過900元。這一收費標準要求各學校從9月新學年開始執行,且必須嚴格按照學年收取住宿費,不得跨學年預先收取。
今年,不少高校新建學生公寓,如中科院(雁棲湖校區)學生公寓,清華大學紫荊14號樓、15號樓、16號樓、17號樓,北大29號樓、30號樓、 31號樓,北方工業大學第十一公寓,北京協和醫院明日樓宿舍等;此外,還有部分高校對原社會投資的校外學生公寓進行了回購,如北航回購了大運村學生公寓 1-9號樓,北京工業大學回購了中藍大學生公寓藍怡園、藍馨園、藍雅園等。
市發改委此次明確的宿舍收費標準,一共涉及18個學校,包括12所新建了學生公寓的大學及中專學校,以及6所回收了校外學生公寓的高校。對于新 增的校內學生公寓,住宿收費標準與以前一致,即單元式學生公寓每生每學年不超過1200元;非單元式學生公寓每生每學年不超過900元。對于回購的校外學 生公寓,收費標準此次有所調整。按照原標準,校外開發商投資的學生公寓收費一直較高,為每生每學年1500元。但此次明確要求,原由社會投資建設的校外學 生公寓,經由學校回購后,住宿費用必須按照新建校內學生公寓的收費標準來執行,即同樣為單元式公寓1200元,非單元式公寓900元。
市發改委明確要求,此次規范的學生公寓收費標準,從今年秋季新學年開始,各學校就必須照此執行,并要求在向學生收取住宿費時,學校必須向學生開 具財政部門統一印制的財政票據,而且住宿費必須按照學年來收取,不得跨學年預先收取。此外,各學校還必須按照《教育收費公示制度》的規定,做好收費公示; 住宿的收費收入管理,也必須按照財政部門有關規定來執行。
調查
部分高校住宿費超出標準近三成
昨天,市發改委發文明確了中科院、清華、北大等18所高校、中專校新增學生公寓的收費標準,單元式學生公寓每生每學年為不超過1200元;非單 元式學生公寓每生每學年為不超過900元。北京青年報記者通過走訪清華紫荊公寓等學生宿舍后發現,部分高校以往收取的住宿費用遠超市發改委公布的最新限價 標準,有些甚至超出了近三成。此外,單元式公寓與非單元式公寓的配套設施不盡相同,是否擁有獨立衛浴成為單元式公寓與非單元式公寓的最大區別。
價格超過最新定價
北航大運村宿舍價格最高
在發改部門公布的“限價公寓”名單中,18所高校中專校里除了北京中醫藥大學(良鄉校區)等尚未入住的新建高校宿舍外,不少高校以往的住宿費遠 遠超過發改委的最新定價。一位清華在校生告訴北青報記者,紫荊14至17號博士生單元式公寓,目前執行的價格為1300元/學年,超出了最新標準100 元,而1至13號本科生非單元式公寓的價格為1200元/學年,按照新規超出了足足300元。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由于是回購的校外學生公寓,清華大學非單 元式宿舍的收費標準曾經達到1500元/學年,“只是今年才下調到1200元”。根據北青報記者調查后比對發現,北航大運村的宿舍價格最高,一學年的費用 達到了1800元,超過最新定價三分之一。
公寓設施不盡相同
獨立衛浴成最大區別
相比周邊地區的高額房租,學生宿舍算得上“物美價廉”。在發改委公布限價的18所學校中,學生公寓的配套設施大多可以滿足在校學生的基本需求, 空調、網絡、飲水設備、衣柜成為宿舍的標配。其中,校園網基本上實現了全覆蓋,部分學校,如清華的非單元式公寓雖然暫未實現無線網覆蓋,但是學生可以利用 校園有線網絡。
北青報記者比對后發現,單元式公寓與非單元式公寓的差異主要集中在是否具有獨立衛浴。清華大學等高校的單元式公寓擁有獨立衛生間與洗浴設施,而 非單元式宿舍往往需要到樓層間設置的公共浴室。例如清華大學本科生非單元式公寓一層樓分別有6間衛生間與浴室,而北京協和醫院明日樓宿舍相對特殊,擁有獨 立衛生間卻未設置洗浴設備。
北青報記者發現,不同學校的“單元式公寓”配套設施并非一模一樣。例如清華大學的紫荊14-17號公寓樓為博士生宿舍,分成A、B間的形式,一 人一間,個人擁有獨立的床鋪與書桌。也就是說,這位在讀博士生一年僅需要花費1300元,便可以獨享15平方米左右的室內面積。而像北航大運村4號樓公 寓、北京協和醫院明日樓公寓均是多人間。例如大運村公寓為4人間,宿舍格局為“上床下桌”的形式,而北京協和醫院明日樓公寓因學生類別不同則分為3人間或 6人間,學生擁有一整套上下床鋪。
聲音
非單元式公寓學生 希望改善條件
對于現行的住宿條件,單元式公寓住宿學生大部分表示滿意,認為宿舍空間寬敞,設施齊備,環境舒適。因此,對于單元式學生公寓高出非單元式公寓的費用,大部分學生表示“可以接受”。
但對居住在非單元式公寓的學生來講,稍顯擁擠的居住空間、需要排隊的公共浴室是日常生活中的“最大困擾”。現住在協和醫院北極閣宿舍的尚同學說,他們希望學校可以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優化大家的住宿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