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外埠老人在京住滿半年可享優待 坐公交免費

2015-09-17  來源:京華時報
[字體: ]

昨天,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發改委等27個委辦局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北京市老年人優待工作的意見》(下簡稱《意見》),針對老年人的優待政策 從之前的9項增加到6大類共44項,受益老人也從此前的北京市戶籍老人,拓展到在京常住的外埠老年人。今后,不履行優待老年人義務的企業或單位,將向社會 公示,拒不改正的還將列入黑名單。

  外埠老人可享36項優待

  市民政局副局長李紅兵介紹,此前針對本市老人的優待政策只有免費乘坐公交車,大、中型醫療機構“六優先”等9項,此次下發的《意見》側重于填補 優待項目和內容空缺,提出了包括政務服務優待、衛生保健優待、交通出行優待、商業服務優待、文體休閑優待、維權服務優待等在內的六大項共44條具體優待政 策。

  在享受政策的人群范圍方面,《意見》也首次明確,本市60周歲及以上的本市戶籍老年人和常住外埠老年人,持北京通-養老助殘卡,都可享受各項優待政策。

  據介紹,這些優待政策包括優先進行危房改造、家庭無障礙改造,優先繳納水電燃氣費等;為失智老年人配備防走失手環,為失獨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詢、情緒輔導、定期尋訪等精神關懷服務;提供維權服務優待等。

  北京市老齡辦相關負責人解釋說,類似提高醫療救助報銷比例、優先分配保障房、喪葬補貼等政務服務優待等與經濟掛鉤的政策,只針對北京市戶籍老人,但其余36項公共服務方面的優待政策,在京外埠老人基本都可以享受。

  他表示,在北京居住滿6個月及以上的外埠老人,可憑暫住證等相關材料辦理北京市老年人優待卡(證),未發放北京通-養老助殘卡前,可持北京市老年人優待卡或北京市老年人優待證享受相關優待。

  履行不到位將進黑名單

  李紅兵介紹,為了保障老年人優待政策更好地落實,《意見》也提出了多項保障措施。

  根據《意見》,老年人優待工作今后將作為老齡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并建立督查和獎懲制度,確保責任到位、任務落實,各有關部門三個月內須制定具體實施細則并向社會公布。

  同時,為進一步發揮行政監督和社會監督的作用,有關部門還將建立健全信息反饋和監督機制,設立服務和監督熱線,依托基層老年協會等社會組織及時 受理老年優待方面的訴求,依法妥善解決好舉報和投訴問題,對老年人優待工作中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要加大督辦解決力度,做到盡早發現、及時解決。

  李紅兵表示,對不按規定或拒絕履行優待老年人義務的,將由有關主管部門在主要門戶網站、報刊雜志向社會進行公示并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納入老年優待服務黑名單,其中財政支持的各類企事業單位一經列入黑名單,將對其當年財政預算進行相應核減。

  北京市老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北京市基層社區90%以上成立了老年協會,但有注冊、有法人的還相對較少,下一步還將進一步推進基層老年協會的完善工作,讓老齡協會更好協助政府部門做好相關的為老服務工作。

□重點解讀

  1 政務服務優待 貧困老人醫療救助比例提高

  在政務服務優待方面,《意見》強調從社會救助、住房保障等政策角度為老年人提供優待,重點照顧貧困、失能等特殊老年群體。

  《意見》規定,進行危舊房屋改造時,優先幫助符合條件的本市戶籍老年人,加快建立養老服務評估制度,對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失能、失獨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給予居家養老服務補貼,并根據需要進行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配備老年人出行及生活輔助器具等。

  享受本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農村“五保”老年人應納入醫療救助范圍,提高其救助報銷比例和額度;未納入相關醫療保障范圍的,資助其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在實施住房保障制度時,在項目中要安排一定比例的符合適老性標準的住房,并對本市戶籍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優先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提高租金補貼標 準。進行危舊房屋改造時,優先幫助符合條件的本市戶籍老年人進行危房改造。殘疾或失獨老年人在其住房拆遷安置中,同等條件下可享受優先選擇樓層的待遇。

  2 衛生保健優待 社區每年提供一次免費體檢

  在衛生保健優待方面,《意見》側重老年人的健康指導與疾病預防,關注老年人精神健康,注重“醫養結合”合理利用醫療資源為老年人服務。

  《意見》鼓勵有條件的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按相關規定申請醫保定點資質;建立健全空巢老年人的安全預警服務系統;逐步為失智老年人配備防走失手環;為失獨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詢等精神關懷服務。

  “我們也正在和有關部門合作,探索上門醫療服務。”李紅兵說,意見結合本市社區家庭醫生式服務的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團隊優先為轄區老年人開展簽約式健康管理,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健康指導服務。

  此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還將優先對轄區內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建立健康檔案,對轄區內65周歲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提供一次免費健康管理服務,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和健康指導。

  為本市戶籍有需求的空巢老年人家庭,有關部門還將免費安裝緊急醫療救援呼叫器(一按靈)和煙感報警器(或液化氣報警器、一氧化碳報警器),建立 健全空巢老年人的安全預警服務系統;逐步為失智老年人配備防走失手環;為失獨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詢、情緒輔導、定期尋訪等精神關懷服務等。

  3 交通出行優待 65歲及以上老人免費乘公交

  在交通出行優待方面,《意見》強調從無障礙環境建設、老年人出行保障等角度為老年人出行、活動創造更為安心、便捷的社會環境。

  《意見》提出,65周歲及以上的本市戶籍和常住外埠老年人持北京通-養老助殘卡,可免費乘坐市域內地面公交車。市域內有條件公交車站的首末站,應設置老年人優先標志及無障礙等候專區。

  同時,依托96106出租汽車召車熱線,優先安排老年人叫車需求,加快推動無障礙出租汽車發展,為老年人和行動障礙人士提供個性化出行服務。鐵路部門應為列車配備無障礙車廂和座位,對有特殊需要的老年人訂票和選座位提供便利服務。

  李紅兵介紹,考慮到老年人的身體情況,今后還將進一步完善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制度,健全推廣北京市為老服務單位綜合責任保險制度。

  此外,進行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無障礙改造時,適當配備樓梯升降裝置等輔助設備。新建或改造居住區時,要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和老年人活動場所。

  規劃過街天橋等交通設施建設時,要兼顧適老性原則,為老年人出行創造便利條件。已經建成的公廁,未配備無障礙設施的,有計劃地逐步改造實現全覆蓋,新建公廁必須配套建設無障礙設施。

  4 商業服務優待 應為行動不便老人上門服務

  在商業服務優待方面,《意見》主要對老年人日常消費所涉及的服務行業提出了更細致的優待要求。

  《意見》提出,商業飲食服務網點、日常生活用品經銷單位,以及水、電、暖氣、燃氣、通訊、電信、郵政等服務行業和網點,要為老年人提供優先、便 利、引導和優惠服務,增加社區、養老機構繳費網點,并在醒目位置設置優待標識。對行動不便的高齡、失能老年人應提供電話預約、免費上門等服務,滿足老年人 的特殊需求等。

  《意見》還規定,對辦理轉賬、匯款業務或購買金融產品的老年人,金融機構應嚴格按流程辦理業務,對存在風險的問題做出詳細說明,盡量了解老年人交易的真實目的,進行善意提醒。在各網點ATM機、儲蓄柜臺等醒目位置張貼相關風險提示,盡到風險提示義務。

  5 文體休閑優待 鼓勵景區博物館免費或優惠

  文體休閑優待方面,《意見》圍繞老年人旅游、鍛煉、學習、娛樂等需求布置優待工作,進一步豐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意見》明確,財政支持的公共體育場館應為老年人健身活動提供優惠服務,在淡季、老年節對老人實行優惠或免費提供場地,提倡非財政支持的旅游景區、圖書館、博物館、體育場館等文體設施,為老年人提供免費、折扣、專場活動等優惠服務。

  同時,市、區(縣)財政支持的公共圖書館應開設老年讀者閱覽區域,并為老年人提供大字閱讀設備、觸屏讀報系統等,以及老花鏡、放大鏡等方便閱讀的物品;老年教育資源要對城鄉老年人公平開放等。

  此外,旅游景區、博物館、公共體育場館等場所在有條件的地方要開設老年人售票窗口,并在入口處設置老年人專用通道或安放老年人優先標識。

  6 維權服務優待 可以成立老年人維權法庭

  在維權服務優待方面,《意見》要求切實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重點為高齡、失能、重病、貧困等具有特殊困難的老年人提供各類司法援助。

  《意見》提出,各級人民法院對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案件,要依法優先立案受理、優先審判和執行,重視審理贍養、繼承、房產糾紛等各類涉老案件,切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有條件的基層人民法院可以成立老年人維權法庭(或老年人維權合議庭)。

  司法機關以開通電話和網絡服務、上門服務等形式,為行動不便的高齡、失能、重病等老年人在報案、訴訟等方面提供便利;各級法律援助中心要設立老年人法律援助綠色通道,簡化老年人申請法律援助程序,做到當天受理、當天審批、優先指派等。

  此外,公證處為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費遺囑公證業務,政府根據服務數量和質量給予其資金支持。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