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東三環國貿橋東側。
昨天是北京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措施第二日,全市3570個施工工地按照要求停止室外施工作業,部分企事業單位根據空氣重污染情況還實行了彈 性工作制,但違反單雙號行駛的車輛數量仍十分可觀,市公安交管局通報稱,昨天發現違反限行規定行為2.15萬起。兩天來,已累計查處違反限行規定車輛達 4.38萬輛。
昨天,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向記者介紹,通過初步評估,此次“紅警”應對措施啟動以來,北京PM2.5的濃度降低10%~30%左右,尤其是在峰值期間減排效果更為明顯。
□關注
空氣質量
污染水平呈“南高北低”
昨天上午,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向媒體介紹了此次污染過程的現狀、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對“紅警”啟動后的減排效果。據介紹,19日白天, 北京PM2.5平均濃度水平處于四級中度污染級別,但是南北差異較大,北部處于輕度污染水平,城區為中度污染,南部已經達到重度污染水平。從19日入夜開 始,全市濃度呈緩慢上升趨勢,19日晚7點到昨天上午,北京PM2.5平均濃度達到五級重度污染級別,但南北差異依舊明顯,北部為四級中度污染,城區為五 級重度污染,南部為六級嚴重污染水平。
張大偉表示,昨天夜間,北京大氣仍維持穩定的狀態,風力不大,有明顯逆溫,擴散條件不利,預計污染將繼續加重,處于重度污染水平。
>>預報
明天嚴重污染達峰值
今天上午至中午時段,北部郊區受弱高壓系統作用,濕度略有下降,能見度會有所好轉,預計北部部分時段濃度會有所下降,但對市區和南部地區的影響不大,整體空氣質量還將維持重度污染水平。
明天,我市受低壓系統影響,以偏南風為主,濕度大,本地擴散條件較差,同時污染水平在區域高濃度背景下進一步升高,預計空氣污染將處于重度至嚴重污染水平,到達此次污染過程峰值,PM2.5濃度將超過300微克/立方米。
23日上午開始,在冷空氣作用下,空氣質量逐步轉好,24日空氣質量將達到優良水平。
“紅警”效果
PM2.5濃度降幅明顯
19日7時起,北京啟動了本月的第二個“紅警”,全市實施了機動車單雙號行駛、工業企業停限產、施工工地停止室外施工作業等強制性措施。“紅警”之下,減排措施效果如何?昨天,市環保監測中心透露了對前兩日減排措施初步的效果評估。
張大偉表示,PM2.5的組分里,包括有機物、硝酸鹽、硫酸鹽、銨鹽。其中,有機物中有一部分來自二次轉化,但更多是機動車和燃煤的一次排放,而硝酸鹽、硫酸鹽、銨鹽三種成分主要來自氣態污染物二次轉化。
“19日措施啟動后,污染物的濃度累積,尤其是二次轉化部分幅度明顯放緩。”張大偉說,19日7時紅警啟動后至昨天上午10時,PM2.5實際監測濃度比不采取措施的數值模擬濃度在不同時段下降了10%到30%,尤其是對峰值減排效果比較明顯。
>>解讀“啟動早”致減排效果明顯
為什么此次減排措施的效果如何明顯?張大偉表示,這主要得益于三個方面。一是應急減排措施啟動時間早。這次紅色預警從19日7點就開始啟動,在 大氣轉入靜穩狀態初期就開始采取減排措施,使污染積累量明顯減少。據介紹,昨天上午,北京已啟動紅色預警,但北京PM2.5平均濃度水平仍處于四級中度污 染級別,尚未到達重污染水平。
二是應急措施力度較大。按照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根據預測預報,這次污染過程直接啟動了最高級別的紅色預警,在工業、燃煤、機動車等各方面都采取了最為嚴格的減排措施。而不是像上次那樣從“橙色”預警升級到“紅色”預警。
三是區域聯動啟動時間早。據了解,在19日早上7時北京啟動紅色預警時,河北、天津等多個城市已先于或同步于北京啟動橙色以上空氣重污染應急預 警,在整個區域層面降低了污染源排放強度,減緩了污染增長速度,使得區域污染濃度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對北京的重污染程度的減輕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追問
南北空氣質量差多少?
南北之間空氣質量差“兩級”
張大偉介紹,這次重污染過程以來,12月18日凌晨,南部地區就已達到重污染,但城區和北部在18日白天基本還是“藍天白云”,空氣質量維持在 優良水平。18日夜間開始,逆溫增強,受偏南風輸送影響,城區PM2.5濃度開始抬升。19日白天,北京“紅警”啟動,但北部仍在3級輕度污染水平,城區 為4級中度污染,南部為5級重度污染,南北PM2.5濃度相差兩個等級。
19日夜間到昨天上午,污染加重,南部跌入6級嚴重污染,城區5級重度,北部4級中度污染,南北空氣質量依舊相差兩個等級。而據預報,今天上午至中午時段,北部郊區受弱冷空氣影響,能見度會有所好轉,部分時段濃度還會有所下降,但弱冷空氣對市區和南部地區影響不大。
本月哪次污染更嚴重?
本次污染峰值更高影響更廣
張大偉表示,與上次污染過程相比,此次污染過程要略有偏重,持續時間稍長,峰值濃度更高,區域層面上,影響范圍與上次相當,甚至更大。
張大偉說,此次污染過程中逆溫強度也比上次強,地面溫度低于高空,導致垂直方向擴散能力下降。擴散條件最差的應該是22日,整個區域非常弱的風,特別是22日夜間,北京周邊出現大范圍靜風區,污染物積累速度非常快,預計22日峰值濃度將超過300微克/立方米。
今年空氣是否比去年差?
PM2.5平均濃度同比降10%
張大偉說,11月以來,北京發生了4次空氣重污染,一共14天,平均PM2.5濃度241微克/立方米,對全年的年均濃度貢獻高達6.5個微 克,直接拉低全年改善7個百分點。“可以說空氣重污染兩天,就導致年均改善率減少1%,所以重污染過程對全年空氣質量任務完成挑戰壓力比較大。”張大偉 說,之前說“以一當十”,就是一級天的時候PM2.5日平均濃度20微克/立方米,重污染時日平均濃度就是200微克/立方米以上,所以1個重污染天的濃 度相當于10個一級天濃度的總和。
張大偉說,今年的空氣質量有個明顯特點,就是“前好后壞”,前面9個月,北京空氣質量改善非常明顯,藍天日數多,重污染天減少,但從10月開 始,特別是11月和12月,空氣質量明顯惡化。“其實,最近幾個月北京的污染物的排放量并沒有增加多大的量,但由于不利氣象條件的影響,重污染頻發。”張 大偉表示,盡管如此,截止到19日,北京今年達標天數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0天,重污染天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9天,其中PM2.5平均濃度比去年同期下降 10%以上,其他各項污染物下降幅度更為明顯。
周邊影響有多大?
周邊傳輸影響目前很難量化
張大偉表示,這在科學上仍存在爭議,觀測層面不足以支撐,無法進行量化。他說,大氣是立體的,而目前主要監測觀測手段集中在地面,中高空的監測 還是不足的。這樣區域之間互相輸送影響定量的評估還需要更多科學研究,包括觀測手段和觀測網絡的加密。現在還沒有一個公認的科學結論。
“但是像PM2.5這種污染物,是區域性的污染物,存在時間比較長,傳輸距離也比較遠,在華北平原區,互相之間是影響的。”張大偉說,華北平原 區幾個城市之間,污染的特征、規律包括污染水平,有非常高的相關性,是處在同一空氣質量區域之內的,互相影響肯定是有的,但誰影響誰多,現在還不支持這種 定量的結論。
限行效果明顯嗎?
單雙號限行措施對減排貢獻最大
在所有的減排措施中,人們對機動車單雙號限行關注較大,該措施是否對減排效果最為明顯?張大偉表示,目前,從監測的數據來看,還不足以支持這一 觀點。但是從本市主要污染源排放清單來看,機動車依然是北京最大的污染排放源,因此在“紅警”的這些減排措施里,單雙號限行措施的貢獻應該是最大的。
□探訪
>>工地停工
一些工地土方未完全覆蓋
據了解,隨著全市全面落實應急措施,3570個施工工地按照要求停止室外施工作業。昨天下午,記者來到西城區德勝街道某建筑工地看到,平時早上就開始施工的建筑工地,此時大門緊閉,門上貼著“停工”字樣,也不見建筑工人身影。
不過,仍然有部分工地措施落實不到位。昨天,朝陽將臺城管隊在集中檢查中發現,在電子城IT產業園的一個工地已經停止施工,數千平米的土方也覆 蓋了罩網,但有的罩網已經破損,根本起不到作用。城管隊員找到工地負責人,當場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并協助工人將破損罩網更換,對土方進行完全覆蓋。昨天, 東城和平里城管隊發現一商家在戶外設有鐵皮烤箱,在對店主進行教育后,隊員將鐵皮烤箱拆除。
此外,一些負責配送的物流公司,也為員工下發了防霾口罩。昨天晚上9時許,天貓商城的快遞員小李還在配送快遞。他告訴記者,由于“雙十二”購物 的人比較多,因此這幾天公司收到的快遞很多。為了將包裹盡快送到買家手里,他的上班時間比平時延長了一兩個小時。由于霧霾紅色預警,他們公司為員工配發了 防霾口罩。
不過,也有很多人沒有采取防霾措施。記者昨天在路邊看到一位50多歲的保潔員在清掃道路,沒有佩戴口罩防霾。他告訴記者,按照公司規定,他每天早上4點上班,下午5點下班,“公司沒有給我們發口罩,我們也沒有想到買。”
>>彈性工作
企業允許孕婦等在家辦公
昨天,費森尤斯醫藥用品有限公司員工王先生告訴記者,18日北京啟動霧霾紅色預警,他就接到公司上海總部發給北京分公司全體員工的郵件,紅色預 警期間北京分公司的員工可實行在家辦公。“收到信,我就覺得公司很人性化,反應很快。”王先生稱,他是做市場的,這幾天在外出差,但是公司前臺、行政的同 事就在家辦公。如果公司臨時有通知,會召開電話會議。
而在鳳凰網上班的員工張女士則向記者發來一份“北京嚴重空氣污染(紅色)預警期間公司實行彈性考勤的通知”說明。該通知稱,依據北京市空氣重污 染應急指揮部發布的“2015年12月19日7時至22日24時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通知,決定在此期間公司(受污染地區)實行彈性考勤,“污染紅色 預警”期間各部門在保證各項工作正常運轉、值班的前提下,可根據崗位情況安排員工彈性上下班;孕婦、哺乳期及身體病弱員工可申請在家辦公,獲部門主管總監 在“自助考勤系統”批準后,可在家辦公。這份通知還稱,北京市應急辦撤銷“污染紅色預警”后,公司恢復正常考勤制;今后凡遇到“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公 司自動轉為“彈性考勤”。
張女士稱:“沒想到孕婦、哺乳期的女子霧霾天可以在家辦公,感覺公司很人性化。”除此之外,記者還了解到,網易、今日頭條、騰訊等互聯網公司也實行了“彈性工作制”。
□應對
兩天4.38萬輛車“闖限”被查
正式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應對措施的第二天,全市全面落實應急措施,嚴格督查檢查各項措施的落實情況。
在工業企業停產限產方面。市經濟信息化委組織工業系統繼續落實紅色預警應急措施,全市工業企業停產限產措施基本落實到位。其中,順義區主動加大 減排力度,增加了110家停限產企業,全區停限產企業達到502家。特別是部分國有企業帶頭減排,北京地鐵車輛裝備有限公司、北京汽車動力總成有限公司等 企業由限產升級為停產;燕京啤酒將污染減排比例由30%提高到60%。
工地停工方面。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組織全市3570個施工工地按照要求停止室外施工作業。同時,全市116處園林綠化工地、184處水務工地全部停工。
但在機動車停車方面,違反單雙號行駛的車輛數量仍十分可觀。據通報,19日,市公安交管局實施高等級上勤,共查處違反單雙號行駛車輛2.23萬 輛,現場查處違反上路行駛規定的渣土車、混凝土罐車、砂石車等重型車輛633輛。而昨天,市公安交管局繼續監控和查處違反單雙號行駛車輛,又發現違法行為 2.15萬起。
昨天一天,全市城管部門對工地違規進行規范211起、查處露天焚燒29起、露天燒烤24起、無照經營燃煤3起;共計立案12起,罰款2.4萬 元。兩天來,城管執法部門已共檢查工地1573個,規范307起;檢查渣土車407起;查處露天焚燒53起;查處露天燒烤36起;查處無照經營燃煤4起。
在線學習節目訪問量達133萬
昨天,記者從北京市教委獲悉,“紅警”首日在北京數字學校日訪問量就達到了133萬,在線學習節目的收視率也超過江蘇衛視等頻道。
自12月8日以來,北京數字學校在網絡平臺和歌華有線電視平臺兩個渠道的總訪問量達到748萬次,12月19日當天,北京數字學校日訪問量就達 133萬。《大家一起學》在歌華導視頻道17:30-18:30時段的收視率為0.21%,收視份額0.62%,收視排名為38,高于安徽衛視和江蘇衛視 等一線衛視頻道。“北京數字學校”已成為學生在家自主學習的主要平臺。
根據統計,12月7日至12月10日期間,北京數字學校頁面總體訪問量為261.4萬次,單日最高訪問量為12月8日,達到了100.9萬次,日均訪問量達83.8萬次,較之前一周日均訪問量提升2462%。
在這期間,各行政區平均每日不重復訪問的用戶達到66萬左右,其中豐臺區每日不重復訪問量最高為94314戶,其次為通州區82929戶,排在第三位的為密云區70554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