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2016,我想要的新供給

2016-01-08  來源:人民日報
[字體: ]

  顧客在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園里選購進口商品。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提高有效供給能力,通過創造新供給、提高供給質量,擴大消費需求。

  從低水平的供需平衡到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從排浪式的消費需求到個性化的消費需求,以消費新熱點、消費新模式為主要內容的消費升級,正引領我國消費市場發生根本性變化,品質消費、個性消費、綠色消費、體驗消費和智能消費,成為消費升級中最具代表性的“藍海”。

  如何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提高供給能力,改善供給結構,更好地適應百姓生活新需求?新年伊始,部分消費者向本報記者暢談了他們的感受和看法。

  ——編 者

  關鍵詞:品質

  追求格調,多花點錢也樂意

  “這次去日本想多買一點化妝品,東京銀座的商場里,每位游客限購3瓶奧爾濱健康水,我和男朋友一口氣買了6瓶。”前不久,上海某文化傳播公司員工王晶晶到日本旅游,購物占去了近半時間。

  說起這幾年花錢習慣的變化,王晶晶說:過去洗發水哪款特價用哪款,現在為減少掉發,專門改用無硅的;過去化妝品用佰草集,現在針對痘肌調理改用 奧爾濱的;過去服裝鞋帽喜歡跟風淘寶爆款,現在換為專柜品牌。“過去買了一堆,卻沒幾件能拿得出手、上得了臺面,現在講究少而精,單價雖貴但穿的次數多, 反而不覺得浪費。”

  王晶晶坦言,近年來,自己“從頭到腳”體現著向品質消費的升級,背后反映了消費理念的變化:“過去追求的是基于價格的性價比,買東西線上線下先比價;現在追求的是基于品質的性價比,只要物有所值,更有品味和格調,多花點錢也愿意。”

  像王晶晶一樣,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的選擇。然而,面對消費需求的升級,國內商品和服務的供給往往不能與之匹配。

  以化妝品為例,國外產品不僅針對性更強、種類更多,而且換代更快。“比如韓國發明的氣墊BB霜能滿足快速補妝的需求,但國內化妝品行業卻鮮有類似的創新。”王晶晶說。

  在品質保障上,以母嬰產品為例,海外代購優質奶粉在國內有巨大需求,而說起國內奶粉,由于前些年個別公司非法添加三聚氰胺事件的影響,王晶晶依舊覺得不太放心。

  至于服務品質,王晶晶說:“在國外專柜即使只看不買,售貨員也會耐心介紹,但國內很多售貨員都是‘看人下菜碟’。”

  王晶晶認為,隨著國內消費轉向品質消費,商品結構正從低檔次、無品牌升級為中高檔、品牌消費,“如果中國制造的產品能有同樣的品質保障、同樣值得信賴的品牌,我當然更愿意在國內買。”

  記者點評:

  海外購物“瘋漲”,反映了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重視,更折射出長期以來國內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這些年,人們收入水平提高了,愿意通過個性化的消 費來體現自己的生活品質。可看看市場上,要么是毫無個性的大路貨,要么是生硬模仿的山寨貨,能滿足消費升級的商品選擇性小。適應品質消費新需求,既要提高 產品質量,提升產品與消費需求的匹配度,也要創新商業模式、營銷技術,讓品質消費新需求與新供給形成良性互動。

  關鍵詞:個性

  時尚新潮,玩出特點才精彩

  “旅游不是隨大流地觀光留影,而是玩出特點才精彩。”今年元旦,北京朝陽區金臺里社區居民王偉和妻子到海南三亞旅游,“時尚自我”成為小兩口安排行程的首要標準。

  王偉說,整個旅程中,訂機票、酒店甚至餐廳,全都通過在線旅游服務平臺,經濟實惠又契合需求;逛景點、買東西先看評價,不一定選擇傳統路線中所 謂的“必看”項目,而是根據個人愛好有所取舍。“如此一來,旅程并不只是出門那幾天,而是延長到整個旅行過程,參與感更強,體驗也完全不同。”

  “要個性不要模仿,要時尚不要大眾”的消費觀念,在旅游市場表現得比較明顯,一批定制旅游產品風生水起,自由行產品增速驚人。不久前,自由行服務平臺螞蜂窩旅行網發布的《全球自由行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自由行市場同比增長了16.7%,是全球平均增速的3倍。

  不只在旅游業,個性化、時尚化消費需求在其他行業也漸成趨勢。人們在購買產品時,關注的層面不再局限于產品本身,而是延伸到與產品有關的其他環節。比如,買一件衣服,除了要看合不合身、舒不舒服等基本條件,可能還在意衣服的設計師、設計風格甚至背后的文化因素。

  崇尚個性的消費,為市場帶來新動力。在服裝業,“大路貨”利潤越來越薄,設計師品牌卻能贏得一批忠實粉絲;在禮品業,“撞臉”紀念品遭遇寒流, 定制紀念品和禮物卻成了不愁銷路的搶手貨;在餐飲業,環境一般、毫無特色的餐廳生意冷淡,各種時尚主題餐廳卻人潮涌動;在零售業,體驗不佳的傳統百貨門可 羅雀,注重娛樂、休閑功能的購物中心卻人滿為患。

  記者點評:

  對于正在變化的新需求,很多生產者并不是沒有察覺,但改變的動作還不夠快,認識也存在一些偏差。有人甚至認為,個性、時尚無非就是價格高一些, 營銷手段多一些。如此“換湯不換藥”地對待消費者,只能說是心思動歪了。消費者注重個性化和時尚化,但并不意味著是在盲目追求高價。說到底,消費者痛點在 產品,企業改善的核心也在產品。不妨學一下奔馳公司“用造藝術品的態度造奔馳”,把精力放在供給側的產品創新上,靠過硬的、有特色的產品贏得青睞。

  關鍵詞:綠色

  安全環保,健康生活最金貴

  “一霾再霾的日子里,全靠空氣凈化器和綠色植物了。” 趙熙在北京某外企做財務工作,最近她又在網上買了一臺空氣凈化器,“辦公室里、車里、家里,一個都不能少。”

  就在一年前,趙熙的網購記錄里還沒有空氣凈化器這個品種,如今卻成了她瀏覽網上商城的“熱詞”:“這個冬天北京隔三岔五有霧霾,每次和朋友聚會 時,如何選購空氣凈化器都是討論最熱烈的話題。”趙熙發現,北京發紅色霧霾預警的那幾天,空氣凈化器在網上賣得更火,“有幾個提前看好的型號還沒等付款就 被搶空了。”

  其實,不僅僅是空氣凈化器,這段時間以來,趙熙關注的綠色消費品越來越多:“我在網上選購了有機蔬菜,家里裝上了凈水器;選購家電時也更看重節能環保指標;出門前要看空氣指數,戴好圍巾口罩來‘武裝’自己;為了躲霾,要經常上健身房鍛煉或去養生館理療。”

  不過,趙熙覺得綠色健康產品和服務仍存在“短板”,比如一些高端產品供給不足,還有些產品科技含量不高,打著綠色健康的旗號,靠炒概念賺吆喝。 “拿防霧霾來說,口罩和空氣凈化器賣得紅火,可品牌商良莠不齊,價格相差懸殊,還聽說不少空氣凈化器就是個噱頭,實際效果有限,實際情況是不是這樣?消費 者該如何選擇?從更廣義的健康來看,社區健身房不多,美容養生館的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滿足個性化的健康需求,找到滿意的產品、服務,不太容易。”

  “希望綠色健康產品和服務更好更多元,讓消費者能將綠色健康生活進行到底。”趙熙說。

  記者點評:

  “世界上有一千多種疾病,但健康只有一種。”如今,低碳環保、綠色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從生態有機食品到空氣凈化器,從體育健身到高端醫療,人們 對健康、安全、綠色的關注,引爆一個個消費新熱點,也對有關商品和服務供給提出了新要求。挖掘居民綠色健康消費,要補上供給“短板”,防止盲目跟風炒概 念,抓住身邊的綠色、健康新需求,扎扎實實地在供給側下功夫,提供更加低碳環保的綠色產品,創新適合不同年齡層次和職業類別的健康服務,以優質的新供給豐 富面貌一新的消費市場。

  關鍵詞:體驗

  服務好了,腰包掏得更痛快

  臨近下班,北京某出版社員工王潔習慣性地拿出手機,用某美食APP叫了一份比薩外賣:“上小學的兒子愛吃比薩,家里又沒有人做飯,叫外賣最方便。”通常,只要40分鐘,王潔到家了,外賣也送到家了。

  打開微信就能點餐,掃掃二維碼還能打折, O2O外賣這種新型的餐飲服務方式真是紅火。目前,不僅美團、百度、餓了么等各大電商紛紛搶灘O2O外賣市場,也有一些餐飲企業依托微信朋友圈或手機客戶端,構建自己的外賣營銷網絡。

  但是,外賣O2O遠不是建一個微信公號、吸引粉絲、再進行線下推廣這么簡單。王潔說:“按往常,外賣送到家,頂多40分鐘,可有一次等了足足一 個半小時,派送員還是沒有來。”由于正值飯點,王潔和兒子餓得團團轉。原來,派送員是新來的,對小區環境不熟,又比較靦腆,不好意思問路,在小區里轉了半 個多小時,硬是沒找到王潔家的門牌號。

  還有一次,王潔叫了一份比薩和兩杯飲料。不知什么原因,在派送過程中飲料的包裝破了,直接澆在了比薩上。派送員一個勁兒地賠禮道歉,表示愿意重新送一份。王潔看看時間不早了,派送員也不容易,就不情愿地簽收了,只是提醒派送員下次一定小心。

  王潔覺得,外賣O2O的核心是服務,消費體驗最重要。“如果一個人點三次餐有兩次遲了40分鐘,那他肯定很難再點第四次了。網上訂餐也好,手機 訂餐也好,很多餐飲企業都能做,但如果你派送的外賣送到時都涼了,那么你的微信端、客戶端做得再好、再漂亮,也沒有什么意義。”

  王潔說:“互聯網平臺為人們提供了互動性更強、便利性更大的消費選擇。但無論商業模式如何創新,歸根到底都要保證服務品質,保障顧客利益。如果只靠營銷炒作吸引眼球,哪怕給的‘紅包’再多,也很難留住客戶。”

  記者點評:

  從“有錢花”到“會花錢”,如今,更多的人愿意“掏腰包”買服務,但也會考慮“腰包”掏得舒服不舒服、痛快不痛快。住宿餐飲、健康養老、體育文 化、教育培訓,類似的生活服務領域需求潛力大、帶動作用強,這為創業者提供了更多創業機會,但要讓消費者痛快地掏“腰包”,也不是容易的事。面對更加挑剔 的消費選擇、更加新穎的商業模式和更加便捷的信息交流,如何通過優質服務提升消費體驗,是一道繞不過的坎。

  關鍵詞:智能

  網絡通暢,掌上消費盼輕松

  “用QQ音樂聽著旅游目的地的民樂,電子書上翻閱了當地的民俗故事,提前在貓眼上預定了到達當晚的電影票,真是科技改變生活。”這是27歲的宋婭晨一次短途旅行中在微信朋友圈里寫下的記錄。

  宋婭晨是一家互聯網創業公司的產品經理,她一邊擺弄著手機,一邊對記者說:“以前手機只能打電話、發短信,現在科技讓手機智能起來,特別是移動 在線支付開啟了智能消費的大門,二維碼、指紋、刷臉等新技術層出不窮,消費方式變得更加安全快捷,幾乎所有的生活消費需求都能在‘拇指間’實現。”

  智能化消費深深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第一次上淘寶購物用手機下單;第一次登陸12306網站、不用窗口排長隊買火車票;第一次不用擔心上輔導班堵車來不及,通過手機購買網絡課程隨時可以在線學習,“現在這些驚喜已成為我的生活常態。” 宋婭晨說。

  宋婭晨細數著自己上個月的賬單,花費大部分是在線支付,主要是辦理軟件會員、購買手機游戲、訂制互聯網課程以及訂餐、約車等生活服務。

  然而,“拇指間”不如意的事情仍有很多:

  今年元旦,宋婭晨到天津觀看跨年演唱會,演出結束時已經是1月1日凌晨,她打算用手機軟件叫輛“專車”,入住早已預訂好的酒店。可是拿出手機, 卻怎么也上不了網,宋婭晨只好迎著寒風站在路邊攔車。好不容易回到酒店,卻發現通過酒店的WiFi根本連不上網,宋婭晨對此很不滿。“基礎設施跟不上、用 不了,信息消費就會掉鏈子,這會透支消費者的信任。”

  宋婭晨認為,推動智能消費,當務之急是盡快將上網費用降下來,將城市的公共WiFi等基礎設施建起來,“這就好比是修路,只有將高速公路修好了,才能讓汽車順暢地跑。”

  記者點評:

  智能消費是最具潛力的消費新領域。眼下,不僅各種智能終端銷售火爆,以手機為載體的網絡音樂、網絡游戲和網絡文學等消費更被看好。人們對可穿戴 設備、智能家居等多功能智能化產品的追求,也引發了對新供給的新期盼。立足新需求、研發新產品,企業自主創新的腳步一刻也不能停。同時,開辟智能消費的新 “藍海”,需要解決的問題還真不少,比如,要真正消除網速慢、網費貴等障礙,讓消費者的智能生活更順暢、更舒心。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