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在北京西至拉薩的Z21次車廂外巡視(1月9日攝)。38歲的張雨是北京鐵路公安處北京乘警支隊第二 大隊副大隊長,他所在的大隊擔負Z21/2次(原T27/8次)進藏列車的安全保衛工作。從2006年3月1日北京鐵路公安處北京乘警支隊第二序列隊(第 二大隊)正式組建算起,張雨在北京到拉薩這條有著“天路”之稱的京藏線上已經奔波快十年了。
1月13日,下午兩點半。從拉薩開往北京西的Z22次列車駛出西寧站不久,從乘客車廂巡查回來的張雨 面色有些發紫,靠坐在宿營車過道的小凳上,發髻間已有不少汗珠。“這趟車西寧站和蘭州站上下客人比較多,所以工作強度會大一些。”張雨說。
38歲的張雨是北京鐵路公安處北京乘警支隊第二大隊副大隊長,他所在的大隊擔負Z21/2次(原T27/8次)進藏列車的安全保衛工作。從 2006年3月1日北京鐵路公安處北京乘警支隊第二序列隊(第二大隊)正式組建算起,張雨在北京到拉薩這條有著“天路”之稱的京藏線上已經奔波快十年了。
Z21/2次列車是北京開往拉薩的直達列車,單程運行3757公里,單程運行時間約42個小時。列車穿越北京、河北、山西、寧夏、甘肅、青海、西藏等省份,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區段有960公里,更要翻越海拔高達5072米的唐古拉山車站。
與游客們提到青藏高原首先想到的是藍天白云、雪山草地不同,高原缺氧、風大干燥、紫外線照射強等是張雨他們所有京藏列車上的工作人員要長年 面對的特殊氣候,頭暈、耳鳴、流鼻血幾乎成了京藏列車上工作人員的家常便飯。十年來,和擔當此趟列車客運乘務工作的北京鐵路局北京客運段京藏車隊一樣,張 雨和他的乘警同事們作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奉獻。
根據車隊運行的規律和工作人員身體適應情況,京藏車隊的排班采用“上五休十”的方式,即上五天班然后休息十天。聽起來很美,休息時間是工作時間的一倍,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從“缺氧”到“醉氧”的反復循環,長年累月,周而復始。
在這個過程中,旅客們可以吸氧、休息,車隊工作人員卻要在缺氧環境中堅持工作,以確保旅客安全和舒適。據了解,在冬季,高原的含氧量只有內 地的一半,在海拔4000米以上,人的正常行走相當于在平原地區負重60斤行走。但為了旅客的安全,乘警們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對整個列車10多節車廂巡查一 次。往往一趟巡查回來,都要喘息好一陣子才能緩過來。
“但這就是工作,既然干了這一行就要做好這一行。”張雨說,做乘警,要做到兩勤:腿勤和嘴勤。這兩點做到位,車廂的治安就有保障。“警察在車廂里每出現一次,對壞人來說就是一次震懾,而對群眾來說,就是一次安全感的提升。”
長年在車廂來回巡查讓張雨的腰椎出現勞損,在執勤過程中有時會因為疼痛而不得不佝僂著身子。但這并不妨礙他在執勤過程中“該出手時就出 手”。十年間,除了在執勤過程中積極為廣大旅客排憂解難外,張雨還處理各類案件10余起、抓獲網上逃犯7名,協助其他公安機關抓獲嫌疑人1名,查獲各類違 禁物品10多件。
當上副大隊長后,這兩年張雨上西藏的次數相對減少了一些,但每逢節假日或者其他重大日子,作為領導,替乘警值班也是常有的事,張雨說,他已經七年沒有在家過春節了。
這些年來,張雨對自己的工作還是比較自信,他說在工作方面如果打分至少能打80分吧。但是對家人虧欠太多,還好得到了家人們的充分理解和支 持,每次值乘回家,家人給予了最大的包容和關心,讓自己有了繼續前進的動力。張雨說,如果讓他重新選擇一次,他還是會選擇作為京藏列車上的一名乘警,“對 這個選擇,我無怨無悔”。
從拉薩返程前,近年來已很少去拉薩景區的張雨專程從車隊公寓去了一趟八廓街,“妻子明天過生日,而我還在值乘途中,不能陪她一起過,就給她選件禮物吧,也算我對她的一點小小補償。”在八廓街濃烈的陽光下,高大魁梧面色有些黝黑的張雨笑得有些靦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