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高山頂上氣象員的又一個新年(組圖)

2016-02-14  來源:新華社
[字體: ]

    過年了,韓文興在佛爺頂國家氣象觀測站門口貼對聯(2月7日攝)。

    北京延慶區的佛爺頂國家氣象觀測站,海拔1224.7米,是北京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氣象站。韓文興21歲開始上山,今年45歲,是在這工作時間最長的測報員,之前十幾個除夕都是一個人在這樣的守候中度過的……

    北京延慶區的佛爺頂氣象站,海拔1224.7米,是北京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氣象站。韓文興21歲開始上山,今年45歲,是在這工作時間最長的測報員,之前十幾個除夕都是一個人在這樣的守候中度過的……

    故事

    地理上,這里自古是軍事要塞;氣象上,觀測站處在850百帕范圍,北京西北上游,對下游北京市的天氣預報具有指導意義。

    1978年建站以來,佛爺頂站一般只有一名氣象員值班,原來一班兒半個月,現在一周一輪換。

    韓文興1992年剛上山的時候,這里是三間平房,木頭門窗,更有“鼠膽包天”鉆過他被窩、胳肢窩,跑上他頭頂的耗子們。他說那是天太冷,耗子沒地兒躲了。

    “三類艱苦站”名不虛傳。夏天打雷,“避雷針尖兒都是通紅”。山下看到云,山上就是大霧,潮得只能向電褥子求救。

    冬天下大雪就封山。今年1月寒潮來襲,北京市內零下15攝氏度的時候,這里低到零下30.1攝氏度。

    2003年房屋改造,臥室、客廳、廚房都有了,“看著像小別墅”,但生活用水還得自己從山下拉上來。

    之前韓文興從家騎自行車30-40分鐘到山腳下,把車子存在黑峪口老鄉家,再從山底下抄小路爬兩個多小時上來。后來有了盤山公路,換班兒的時候單位也開始派車接送。

    今年是他在站上第24個年頭,當年同事口中的“小韓”變成了“韓哥”,現在成了“韓叔”。

    責任

    “有能見度、溫度、風速、風向、地溫、降水、氣壓、積雪……”韓文興介紹著氣象站的觀測設備,“后面還有個地基增雪燃燒爐”。

    平時就是白天每小時巡視一次,但下雪就要加密發報,夜間23點一次,2點一次,5點、6點、7點、8點,再就是11點、14點、17點、20點,連軸轉。

    韓文興說,這工作就是跟阿拉伯數字0到9打交道,“觀測數據不能出錯,這關系到天氣預報是否準確,這責任……重大!”

    原來站上的觀測靠手抄,用本子記,現在逐步自動化,但是軟件、硬件也變復雜了。韓文興去年大專函授畢業,今年3月開始上大本的函授課,一年兩次,一共兩年半。

    講究

    韓文興說自己有兩個家,家里一個,站上一個,“也是一個人在這兒吃,在這兒睡,跟家一樣嘛。過年,家什么樣兒,在這兒還是弄得像家似的。”

    除夕上午11點,韓文興貼好福字和對聯,又把一個小幅“出門見喜”貼在通向觀測臺那39級臺階前的石墩上。

    “貼完對子放掛鞭”是家里的習俗,但山上樹多、草多,又是防火期,怎么辦?韓文興把記者帶到了氣象站的“煙花爆竹指定燃放場所”--煤棚。

    “咱們在屋里放,就算崩得哪都是,著不了火。”韓文興說。

    除夕夜只有幾通簡短的電話問候,其余就是經常被提醒巡視的鬧鈴或大風警報壓制的電視里的春晚。

    夜里單是棉襖加沖鋒衣是不夠的,出去巡視時間長了就要再披件軍大衣。

    零點前,韓文興在山坡上眺望著山下遍地開花的煙火,不知不覺,已經跨年。

    平淡

    說到對這工作的看法,“就是無聊唄,寂寞唄”,他苦笑著回答。

    “早起來第一件事兒,開電視!”他臉上一陣任性的笑,“開了電視就有人說話聲兒了。”

    天長日久成了習慣,開了電視,他就把自動站的數據和儀器都看一遍。“有雪的時候,6點前就得起來看還下不下,下雪就得發加密報。”

    2004年,氣象站北面山頭上建起了一個森林防火瞭望站,一間兩層的小屋,上面睡覺,下面做飯,也是一個人值班。這一來,韓文興算是有了近鄰。

    瞭望站沒有水,要來氣象站這提水上去,兩個寂寞的人就借這機會聊上兩句。

    山上一天兩頓飯,采訪3天,記者蹭了7頓。還記得第一次下午飯,他炒了兩個素菜,“今天吃素,明天吃葷”,說著,他給我盛了一大碗飯,“多吃點兒!吃飽飯,不想家!”他一邊說著,還沒夾菜,一大口白米飯填進嘴里嚼了起來。

    “人多熱鬧吃飯香,一個人怎么吃都不香。”聽聞此言,記者蹭飯的愧疚感銳減。

    韓文興上山以前的廚藝限于熱剩飯和煮掛面,20多年下來,不僅炒菜麻利,和面、搟皮兒、包餃子都輕車熟路,“在山上,都得靠自己,學學、做做就會了。”

    他說現在有兩個年輕同志正在山下培訓,等他們上來人就多了。

    愧疚

    韓文興31歲結婚時已經是上山后的第十年,當時妻子就知道他這工作的性質,但這些年,一半兒時間都在山上,家里有活兒或者小孩兒生病時幫不上忙,仍是他心里最大的愧疚。

    “后悔倒是沒后悔,干20多年給這么些個榮譽,再說了能為百姓出行服務,也是件有意義的事。”

    韓文興被評為“感動延慶”十大人物,得過“精神文明建設獎”,還是北京市勞模。他說每次得獎,家里都挺高興的,就像歌里唱的,軍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家里的一半”。“得了勞模獎章,更得好好干了!”

    記者問他準備干到啥時候?他說:“干到干不動為止吧!”

    過年了,韓文興(左)幫在附近值班的森林防火瞭望員韓東海貼對聯(2月7日攝)。

    韓文興在佛爺頂國家氣象觀測站做日常數據收集(2月8日攝)。

    韓文興在佛爺頂國家氣象觀測站例行巡視(2月8日攝)。

    韓文興在佛爺頂國家氣象觀測站的觀測臺上揮手(2月8日攝)。

    農歷正月初一,韓文興在佛爺頂國家氣象觀測站包餃子(2月8日攝)。

    韓文興在佛爺頂國家氣象觀測站的宿舍里看手機(2月8日攝)。

    韓文興夜間在佛爺頂國家氣象觀測站巡視(2月8日攝)。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