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先天性白內障:出生3月就要摘除

2016-02-18  來源:廣州日報
[字體: ]

到2歲時植入人工晶狀體,便可以使大部分視力恢復正常

    在發達國家,嬰兒出生后一個月就要做散瞳檢查,可及時發現先天性白內障等嚴重影響視覺發育的疾病。然而,我國還未普遍實行這種篩查,家長難 以發現異常,等到幾年后問題明顯了再治療,孩子已經接近失明,受害一輩子。眼科專家提醒,先天性白內障的孩子應該在3個月內進行摘除手術。

    強仔是一名早產兒,出生后被發現長著兩只白眼睛,診斷為先天性白內障。在4個月齡時,他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行了白內障摘除手術。其間因為他年齡小且下頜骨發育遲緩,麻醉師采取復雜的“釣魚式”氣管插管,終于成功完成手術。

    先天性白內障嚴重影響兒童的視覺發育,是致盲和低視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眼科主任鐘敬祥教授稱,這種病的原因有 胚胎發育的問題,例如受到病毒感染,也有遺傳的因素等。做好新出生嬰兒的眼部疾病篩查十分重要,可以及時發現疾病——在發達國家,寶寶出生后一個月就要做 散瞳檢查。然而,國內很多患者沒有做檢查,家長自己很難發現,直到5~8個月才意識到孩子看東西沒有反應,就已經晚了。有的孩子一側眼有白內障,家長就更 難發現了,結果孩子出現斜視。有的孩子白內障拖到七八歲以后才做手術,意義已經不大,因為眼底視網膜停止發育,患者的視力很差甚至失明,做手術也只能提高 一點點。

    鐘敬祥指出,在出生后3個月內做摘除白內障的手術,讓光線照進視網膜促進其發育,對恢復視覺功能最有利。此后進行配鏡及弱視治療,可以避免 術后形成不可逆的弱視。等到2歲左右,兒童的眼球大小發育定型,植入人工晶狀體,便可以使大部分視力恢復正常,而晶狀體可以使用終生,只是還沒有實現調節 視覺的功能。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