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北京明年副中心污水全處理重點河道基本還清

2016-03-26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2017年,北京市四套班子就將搬往通州辦公,副中心能否再現歷史上“云光水色運河秋”的水系圖景?北京市委常委會于日前通過相關規劃,明確通州及副中心水環境建設的路線圖、時間表,并規劃安排總投資達456億元的70項工程,保障水務發展藍圖實現。

  規劃提出,到2017年,副中心黑臭水體將全面消除,北運河、運潮減河、蕭太后河等重點河道基本還清,水質主要指標達到地表水四類標準,重點水域力爭達到地表水三類標準。到2020年,全區消除黑臭水體,水質基本達到地表水四類標準。

  為實現上述目標,本市將加強全流域截污治污,杜絕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其中,對流入通州的16條河道基本實現全面截污治污,到2017年實現水質基本還清。同時,加強水環境區域考核,增設中壩河、月牙河和鳳港減河水質考核斷面,加大所有入境河道水環境區域補償力度。

  副中心城區將加快污水收集管網建設,新建區實施雨污分流,基本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通州區還將新建擴建張家灣和減河北等13座再生水廠,新建污水管線270公里和再生水管線103公里,到2017年,實現副中心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水系連通循環是提升水環境質量的重要方式,本市將通過河道清淤、建設濕地、水質凈化、水系連通循環等措施,在通州構建“三網、四帶、多水面、多濕地”的水環境格局,建設城北、兩河、城南水網及北運河水質凈化廠、行政辦公區水系景觀等工程,研究清水補充通州區河道環境用水的輸水通道方案,改善水質。

  目前,副中心供水能力尚顯不足。為解決這一問題,南水北調通州支線今年將建成通水,南水北調通州水廠一期今年6月建成投運。到2017年,這兩大供水工程加上廣渠路供水管線和本地地下水等將聯合保障水源安全。到2020年,按照外調水與本地水結合、常規水與應急水結合的原則,構建通州“多水源雙水路”的水源保障格局。

  鏈接

  副中心水務工程時間表

  2016年:

  年底實現通惠河、壩河等8條入境河道水質還清,南水北調通州支線建成通水。通州區內建成截污管線125公里、再生水管線30公里,建成碧水、張家灣等7座再生水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2.7萬噸/天,消除副中心及城北區域18條段黑臭水體。

  2017年:

  全面消除通州上游流域73條段黑臭水體,基本實現16條入境河道水質還清。開工建設減河北再生水廠,2017年底建成截污管線50公里、再生水管線20公里,新增污水處理能力4.6萬噸/天,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2018-2020年:

  開工建設城南水網、鳳港減河滯洪區濕地2項工程,啟動溫潮減河、副中心低標準雨水管線升級改造。2020年底,規劃實施的70項工程全部完工。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