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北京市市政市容委了解到,北京市目前日均生活垃圾清運量為2.17萬噸,主要靠垃圾處理設施滿負荷運行維持。近年,北京市加快資源化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預計“十三五”末,北京將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隨著人口增長、快遞包裝和一次性餐盒等生活垃圾增長以及非正規填埋場的治理,近年來北京市垃圾清運量快速增長。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固廢處副處長張躍升說,目前,北京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大約只能容納1200萬立方米的垃圾,僅相當于一座大型填埋場的容量。
據 了解,2015年,北京市生活垃圾清運量為790萬噸。為了實現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北京市近年加快資源化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隨著今年多處垃圾處理設施投入 運行,每日將新增生活垃圾處理能力5350噸,焚燒、生化等處理能力將達到每日1.52萬噸,資源化方式處理比例達到近70%。預計“十三五”末,生活垃 圾處理能力將達到每日3萬噸,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近日,位于朝陽區的高安屯垃圾焚燒廠二期開始試運行,處理規模為每日1800噸。加上一期工程,高安屯垃圾焚燒廠的處理能力達到每日3400噸。
在該焚燒廠的垃圾倉控制室,記者看到各類垃圾堆放高約18米,一個巨大的橙色垃圾抓斗抓起垃圾,慢慢往投料口移動著。“這一爪下去,可以抓起至少8噸垃圾。”焚燒中心項目總工程師陳輝說,此外還配套了煙氣再循環系統,對焚燒產生的氣體進行二次處理。
據 介紹,生活垃圾等固體廢棄物處置的理想模式為“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熱回收”“無害化處理”梯次進行的“金字塔式”管理目標。現階段北京市以 “無害化”和“熱回收”為主,其中“無害化”目標已基本實現,正在通過加快焚燒廠建設逐步實現“熱回收”目標。
“下一步將通過限制過度包裝、減少一次性制品使用、推行凈菜進城、廚余垃圾就地處理、倡導生產者回收等措施,發動全社會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產生。”張躍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