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市民不買賬 推行“降噪令”一月公園還是不清靜

2016-06-29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自5月中旬起,包括天壇、北海、景山、陶然亭等在內的多家市屬公園開始推行“降噪令”,治理公園噪音。一個月過去了,“降噪令”效果如何?公園里真的清靜了嗎?

        天壇:降噪效果開始“反彈”

        “大爺,您把音樂聲音調小點兒,您這個音量已經超標了!”天壇公園的巡查人員正在勸說一位舞蹈隊的老人把音樂聲調低。實行“降噪令”后,類似的情景在天壇公園經常出現。

        天 壇公園東門進門路北側的樹林一直是晨練和游園市民的聚集地,以往總有許多舞蹈隊來這里跳舞,巨大的音箱立在旁邊,音樂聲甚至還沒進公園就能聽見。6月中 旬,筆者在這里看到,樹林里更多的是抖空竹和打太極拳的老人,雖然也有兩三支舞蹈隊在練舞,但已不見了大音箱的蹤跡,取而代之的是掛在古樹護欄上的便攜式 小音箱或者老式錄音機。

        不過,筆者6月21日再次來到天壇公園時,發現降噪效果有所“反彈”。四支舞蹈隊集中在東北外壇,距離核心文物保護區只有一墻之隔,雖然使用的是便攜式音箱,但聲音還是很大,環境比較嘈雜。

        筆 者了解到,天壇公園自5月26日開始禁止大音箱入園,并首次采取分區域降噪措施。根據不同功能,將天壇公園分為核心文保區、觀光游覽區、休閑娛樂區,各區 域“禁噪”標準不同。核心文保區包括祈年殿、回音壁等景點,不得開展唱歌、跳舞等任何與游覽觀光無關的活動。筆者在祈年殿入口處用手機上的噪音檢測軟件進 行檢測,顯示周圍環境音量的平均值為57分貝,大約相當兩個人見面打招呼時的音量。而除核心文保區以外的其他區域雖可進行娛樂活動,但即便使用音響器材, 音量也不得高于70分貝。當天,筆者對正在活動的舞蹈隊音樂聲進行檢測,發現平均音量達74分貝,還是超過了規定的音量標準。

        陶然亭:音樂聲隔著湖都能聽見

        6月13日起,陶然亭公園禁止攜帶外接功放等大功率音響入園。同時,在公園內使用便攜式音箱時,音量需控制在70分貝以下。

        6 月18日下午,筆者來到陶然亭公園,卻仍發現了好幾個大音箱。公園內東游船碼頭附近,兩支舞蹈隊正在活動,還有兩組游客在用自帶的音響設備唱卡拉OK,音 樂聲十分嘈雜,站在園內觀光湖的對岸也能聽見。筆者用手機上的噪音檢測軟件對環境聲音進行了測試,結果發現,在一分鐘的時間里,噪音檢測的平均值高達90 分貝,最高時達115分貝,相當于電鋸作業時的音量。

        盡管提示游客降低音量的橫幅就掛在一旁,卻沒有什么效果。公園的巡查人員告訴筆者,自從“降噪令”實施以來,高聲唱歌和跳舞的人已經少多了,尤其是早上。但是,下午和晚上還是會有部分游客帶著音箱到公園來。

        市民:希望能多些社區公園

        目 前,多家市屬公園已推出降噪措施,并根據公園自身特點制定了不同降噪標準和方式。作為曾經的皇家園林,天壇、北海、景山等除了是市民的休閑娛樂場所外,同 時也是歷史遺存保護場所。公園推行“降噪令”,就是為了在盡量減少對市民娛樂干擾的情況下,保護皇家園林。

        但市民為何對“降噪令”不買賬呢?在筆者的采訪中,參加跳舞的趙阿姨說,“我們跳舞的人就是想圖個熱鬧,聲音大,人氣兒旺!不讓放大音箱,就沒了那種感覺。”

        對此,部分市民表示,希望能多建造一些可以讓市民開展娛樂活動的社區公園,或在市屬公園內設置單獨的娛樂區域,為市民的健身娛樂需求提供更多選擇。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