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錢花哪兒去了?隨著決算公開越來越透明,老百姓也能看得更明白。25日,北京市141家市級部門集中公開了上年度決算報表及說明。即日起,公眾可登錄首都之窗和各預算部門網站進行查詢。
此次市級部門決算集中公開的范圍已擴大到除涉密部門之外的所有部門,部門數量從上年119家增至141家,總數達歷年之最。數據顯示,2015年市級黨政機關和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6.4億元,比年初預算下降22.3%,創歷年來最大下降幅度。
141家部門公開決算創紀錄
從去年起,本市就積極推動決算信息公開。在公開范圍和內容上,今年又有新突破。
這141家市級部門,包括53家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的工作部門,6家議事協調機構和臨時機構的辦事機構,3家市政府派出機構,1家檢 察院系統,1家法院系統,13家市群眾團體,22家市委市政府直屬事業單位,23家市屬國有企業所屬事業單位和19家其他機構和單位。其中,市人大、市政 協、市福彩中心、市體彩中心等22家,系首次納入決算公開范圍。
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2010年首次公開的44家,到如今增加到141家,除涉密部門外,原則上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市級部門已全部公開賬本。
公車數量首次納入公開范圍
較之以往,本次部門決算公開新增了“國有資產占用情況”等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說明。其中,要求列出本部門固定資產總額,包括汽車和單價在200萬元以上的設備數量、價值。
以市教委為例,其公開的“國有資產占用情況”顯示,固定資產總額383億元,其中汽車1234輛,3.3億元;單價200萬元以上的設備317臺(套),11.4億元。
此次市級部門決算公開,還首次納入政府采購支出板塊。按要求,各部門需要公開政府采購支出的總額,并細化列出政府采購貨物、服務和工程等分項支出情況。
公開科目越細,公眾才能看得越清晰。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進一步將財政撥款基本支出全部細化公開到經濟分類最底層“款”級科目,更大尺 度、更為細致地“曬賬本”。比如市環保局的決算顯示,不僅有“節能環保支出”類一級決算額,還細致地列出“環境保護管理事務”、“環境監測與監察”、“污 染防治”、“自然生態保護”等7款內容,并對每一款的決算增減情況說明了主要原因。
“三公經費”逐年下降
“三公經費”是公眾普遍關心的問題。據了解,2015年市級黨政機關和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6.4億元,比年初預算下降22.3%,創下歷年來最大下降幅度。
這一降幅,在市級各部門的決算報表里得以體現。比如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2015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數183.52萬元,比 年初預算335.60萬元減少152.08萬元,降幅達45%。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也在降低,比如市發改委、市交通委、市公安局等幾十家部門,基本 是零購置。
公務接待費降幅明顯。市商務委的決算數據顯示,去年公務接待費僅1100元,比年初預算數9.51萬元減少9.4萬元。主要是因為落實中央和北 京市關于厲行勤儉節約的工作要求,加強公務接待審批管理,嚴格控制公務接待數量、規模和接待標準,去年公務接待2批次、20人次。
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三公”經費的公開,使各部門更強化節約意識,本市“三公”經費總額和分項呈現逐年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