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家門,看著電視就能點餐;離家不遠就有養老驛站提供日間照料……記者昨日(14日)探訪豐臺、石景山多家養老機構,兩區通過補貼、置換等方式加快社區養老驛站建設,將養老服務送至老人家門口。
據豐臺區老齡辦負責人介紹,截至2015年年末,該區戶籍老年人口29.01萬人,占全區戶籍總人口的25.72%,其中60周歲至79周歲的老年人達23.58萬人,80周歲及以上高齡老人達5.43萬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約3萬人。老年人的養老需求主要集中在助醫、助餐、助浴和家政服務等方面。
該區有7.8萬老年人居住在651個老舊小區中,迫切需要養老服務。該區按照老舊小區每戶居民40元的標準建立居家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安排資金1200萬元,用于建設社區養老服務驛站,購買助醫、助餐等服務項目。
今年該區將完成11個養老照料中心建設,使養老照料中心達到22個,實現街鄉鎮全覆蓋。未來3年內,該區將建成社區養老服務驛站96個,今年試點建設20個。今后,該區將通過購置、置換、租賃和閑置資產回收等方式,鼓勵引導區屬國有企業服務網點、街道社區所屬設施,以及疏解騰退的閑置資源等優先用于居家養老服務。
石景山區老齡辦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7月底,該區60周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為10.9萬人,占全區戶籍人口總數的28.4%。其中65周歲以上老年人口7.16萬人。按照該區的計劃,今年要建成8家街道養老照料中心,15家社區養老服務驛站;2017年要建成9家街道養老照料中心,25家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十三五”末,要建成“一刻鐘”社區養老服務驛站50家以上,輻射全區老年人口,基本實現居家養老設施和服務全覆蓋目標。目前,該區已對現有閑置設施進行調查,通過購置、置換、租賃、閑置資產收回等方式用于養老服務。今后,石景山區新建小區要按標準同步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老舊小區將通過加裝電梯、坡道等方式進行適老改造,完善室內防滑防摔、呼叫系統等相關設施。
新聞現場
電視上就能點午餐
昨天上午10時,家住豐臺區北大地16號社區的李老太太正和老伴兒看電視,老伴兒拿著遙控器不停點擊,老兩口可不是在找電視節目,而是在訂購第二天的午餐。“1碗粥6元,一葷一素12元,咸淡合適,還軟和。”李老太太看著電視上的菜單滿意地笑著。
不僅是李老太太,16號社區里許多老人家中都有能點菜的“電視”,老人們還能通過這臺“電視”和不在身邊的孩子們視頻聊天,或是預約陪同看病、家政服務等。
電視的神奇之處在于“機頂盒”。該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幫為助老服務中心為社區中60歲以上老人家庭免費安裝bangwei365網絡助老終端,形似機頂盒,與電視連接,通過遙控器就能查看和預約中心提供的八類服務,遇到身體不適還能一鍵報警。
除送餐外,助老中心最受老人歡迎的服務是陪同就醫。老人只要在電視上預約好,中心就會按老人指定的時間安排工作人員陪老人去醫院,幫老人辦理掛號、繳費、拿藥等各種手續。
該驛站負責人介紹,驛站所在辦公用地是由所在社區無償提供的,“我們享受到支持,就更得服務好社區里的老年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