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京津冀農產品流通體系創新行動工作方案發布

2016-12-07  來源: 北京青年報
[字體: ]

疏解區大宗農產品批發市場、新發地蔬菜交易大樓和十二萬噸冷庫項目建設、打造環首都1小時鮮活農產品流通圈、700個社區投入流動車售賣項目……日前,北京市發改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北京市落實京津冀農產品流通體系創新行動工作方案”,北京市將利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建立安全穩定、創新高效的首都農產品流通體系。

  新發地將升級為全市型農產品配送樞紐

  未來,本市將加速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調整升級和功能轉型,健全完善北京新發地河北高碑店市場等外埠平臺,推動新發地蔬菜交易大樓、十二萬噸冷庫等項目建設,將其升級為以蔬果類經營為主的全市型農產品配送樞紐。

  此外,還將支持新發地、首農等企業加快蔬菜直營店網點布局,加大連鎖超市、社區菜市場、社區菜店開設力度。除了新發地項目之外,南口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項目的建設,將承接昌平南大門水屯蔬菜批發市場的搬遷,以及內蒙古等西北地區牛羊肉進京批發及物流業務。據了解,目前在南口農場街區規劃的基礎上,已完成了深化方案研究,正通過昌平區政府向北京市政府有關委辦局申報相關手續,該項目預計總投資20.6億元。

  700個社區投入流動車售賣項目

  社區流動車售賣項目、南口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項目、2022年冬奧會安全食品應急保障供應項目、京津冀社區門店體系建設項目……根據新發布的工作方案,未來三年,京津冀農產品流通領域將重點推進9大項目。這9大項目分別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以及京津冀區域。

  北京投資4000萬元用于“社區流動車售賣項目”,將在兩年時間內投資約2200萬元用于改裝100臺原有廂式貨車,并在北京700個社區開展售賣業務。據了解,2015年9月,本市開始啟動社區流動車售賣項目,已進入57家社區,分布在豐臺、朝陽、海淀、昌平、通州五個區,服務社區百姓10余萬人次,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20萬元。

  河北地區的重點項目之一是位于張家口市的冬奧會安全食品應急保障供應項目。未來,將以首農標準為基礎,合作建設100個農產品標準種植園區,作為冬奧會供應基地。此外,還將建立一個中心實驗室及多個快檢實驗室的檢測體系,保障供應食品安全,并以“首農·食中心”及天津港首農為國內外食品調配中心,直供冬奧會。

  京津冀打造190家社區門店及生鮮超市

  為了解決農產品“最后一公里”配送,實現京津冀三地農產品的合理調度,將在京津冀區域建設190家社區門店及生鮮超市,總投資7億元。其中大中型生鮮超市8家,其余為便民型社區店。據悉,目前在建的社區門店,包括西二旗益民店、海淀海中店、朝陽望京店、“首農生活”社區店4家。

  本市將利用三年左右的時間,推進京津冀地區農業結構的調整,打造一個安全穩定、創新高效的首都農產品流通體系。為了推進加快這一流通體系的建設,此次發布的工作方案中,還明確了市發改委等8大部門的十大重點任務及責任。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