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北京核心區最大棚改項目下月啟動預簽約

2017-02-22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體: ]

 記者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獲悉,今年本市計劃完成128項棚戶區改造實施項目,覆蓋16區共計3.6萬戶居民,截至今年1月份,已完成棚改和環境整 治6626戶。在永定門橋東南側,作為今年本市核心城區最大的棚改項目,占地約46公頃的望壇地區正在進行直管公房房改售房,預簽約工作即將在下月底啟 動。

    望壇地區人均住房面積僅6平方米

    望壇地區位于南二環外永外地區,因北望天壇而得名,本是沉浸在京腔京韻、晨鐘暮鼓之地,如今卻因為基礎設施落后、房屋破舊、私搭亂建、環境 臟亂等問題,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漸漸變成了北京市核心區內最大的沉疴之地。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望壇地區就成為部分輕工業和服務業國企工人的居住地,形成 了規模龐大的“排子房”和簡易樓。但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多,社區內房屋老化、私搭亂建現象突出,居住空間受到嚴重擠壓,生活環境也隨之惡化。

    望壇棚改項目現場副總指揮、東城區征收中心主任劉志剛告訴記者,望壇棚改項目范圍內共有戶籍人口2萬余人,自管產等社會單位225處,涉及 產權單位79家,“望壇這邊的居民大都是房少人多,我們征收范圍內平均住宅房屋的建筑面積是22.19平方米,戶均3.61人,這樣算下來,人均住房面積 只有6平方米。”劉志剛介紹,因為房少人多,望壇項目未登記的自建房也多,約有86%的居民,共計4922戶。

    98%居民意愿拆遷改造

    自1992年,望壇項目納入危改范圍,先后四次入戶調查,因為改造體量大,受到風貌區規劃限制、資金平衡難度大、政策變化等原因始終未能啟 動。2013年,北京市啟動棚戶區改造和環境整治工作,望壇項目被納入中心城區棚改項目冊。2015年7月至9月,東城區永外街道組織征詢了望壇棚改征收 范圍內產權人、公房承租人的改造意愿,意愿征詢率為98.51%,是目前東城區歷年來意愿征詢率最高的棚改項目。

    經過數年的推動,望壇棚改即將迎來實質性的簽約階段。近期,征求過公眾意見的征收補償方案就將公布,3月底就將啟動預簽約工作。目前,望壇 棚戶區改造項目征收現場總指揮部正在集中開展房改售房工作,涉及產權單位42家、4453戶居民,約占項目全部居民數量的80%。

    9616套安置房源等待居民入住

    棚改的獎勵房源,居民最關心。“交通條件便利,離城區相對近,配套設施要較為齊全。”劉志剛介紹,按照上述幾個條件,居民除了可以選擇原地 回遷外,還能外遷到配套設施完善的大興瀛海、團河等地的安置房里,共計提供可選住房9616套,“選房信息全公開,誰先簽約誰先選。”

    在簽約室旁邊的沙盤展示區里,棚改指揮部還原了望壇地區的平房區,而在旁邊的沙盤里,原址回遷的安置房進行了展示,為了和不遠處的天壇協調 統一,安置房都是小高層,灰色的坡屋頂,半圍合的結構。負責安置房建設的北京城建興瑞開發公司總經理羅周說,回遷共有5142套不同戶型的房源可供選擇, 還有20萬平米的商業和其他配套,“新小區叫做‘望壇新苑’,也是居民自己起的名字。”外遷的安置房分別在距離望壇13公里遠的大興瀛海地區和23公里遠 的團河地區。

    瀛海的對接安置房就在地鐵8號線南延線的瀛海站和德茂站兩站之間,距離地鐵的直線距離只有500米,步行10分鐘即可到達,預計到2018 年安置房一期交房的時候,地鐵就能同步開通,小區還將配套一所幼兒園以及1000平方米的底商。團河的安置小區也有兩條地鐵線路,分別為規劃中的地鐵新機 場線和地鐵S6線,最近的地鐵站距離小區西側約500米,小區將配套一所幼兒園、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按照人口比例,兩個外遷安置房小區還將同期配套菜市 場、居委會等一系列的公共服務設施,入住即可享受。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