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北京市衛計委回應醫改藥價漲跌 藥品讓利六千萬

2017-04-14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昨日(4月13日),市衛計委公布,4月8日,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正式啟動,藥品陽光采購平臺隨之運行,截至4月 11日,以醫療機構實際采購量測算,藥品讓利患者金額已達5964萬元,藥品總體費用明顯下降,完全符合改革預期。相關負責人透露,按2015年本市公立 醫療機構全年藥品采購量計算,通過藥品陽光采購平臺,全市公立醫療機構每年可節約藥品采購費用約28.8億元。

  目前,全市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在用的所有藥品(毒麻精放、國家免疫規劃疫苗、中藥飲片等不在采購范圍內的藥品除外)全部納入陽光采購平臺,平臺共 計有7000多個品種、4萬多個品規的藥品供醫療機構采購使用。所有藥品生產企業公開藥品質量指標、全國中標價格,公開醫療機構采購、使用及品種變化信 息,陽光透明。

  據介紹,在陽光采購平臺中,藥品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對市場供應充足、競爭充分的常用藥品,動態聯動全國各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價格,并將其作為重要談判依據,進一步降低藥品虛高價格,引導本市同種藥品價格始終處于全國較低水平。

  第二類是短缺藥品,生產商、供應商少,生產條件苛刻、只在特殊病種中有少量需求量。這類藥要把確保臨床用藥供應放在第一位,不能用價格來打壓其 生產。同時,合理提高藥品價格,特別是提高全國性、地域性短缺的藥品價格,在占有市場購買先機的同時,促進企業積極生產。目前,魚精蛋白、放線菌素D、甲 巰咪唑、硫酸阿托品等藥品的短缺情況基本緩解。

  第三類是低價藥品,按照國家相關政策,鼓勵企業更多生產臨床使用較多的低價藥品,以達到降低醫療總費用的目的。

  市衛計委還一一回應了“社區藥品怎么沒降價?”“有些藥品價格不降反升?”等市民關切的問題。

  熱點回應

  為什么社區醫院中

  有不少藥品沒降價?

  市衛計委:本市基層醫療機構早在2006年起就開始實行基本藥物的零差率銷售。也就是說,在本次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實施之前,社區醫療機構就已取 消了這些藥品的藥品加成,老百姓已提前享受到實惠。2014年本市將基本藥物品種擴充到699種,并開展了全國各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價格的聯動,許多產品價 格已經處于全國較低水平了,所以改革執行后價格無明顯變化。

  本次藥品陽光采購中,按照分類采購的原則,藥品價格有升、有降,還有一部分價格持平。例如拜唐蘋(阿卡波糖片)早在2009年就已在社區實現了 零差率銷售,2014年基本藥物價格聯動中也已完成聯動,故其在陽光采購執行前后價格無明顯變化,穩定維持在全國較低的價格水平。

  為什么有些藥品反而漲價了?

  有市民反映,自己長期服用的速效救心丸,原來價格是30.62元,改革后,價格反而漲到39.72元。

  市衛計委:按照價格部門中成藥日均費用不超過5元即可納入低價藥品政策管理的原則,速效救心丸屬于國家低價藥品政策范圍。為避免廉價藥品退市風 險,對于這些藥品,價格上在不違反國家低價藥品政策基礎上,醫療機構可參考周邊省市實際供貨價格,隨行就市與生產企業談判形成供貨價格。特別對百姓關注度 較高的優質品牌中成藥,由于原料價格的逐年上漲,近年來這一類藥品的全國價格都已普遍上調,為保證藥品質量,藥品價格不唯低價論,避免劣幣驅除良幣。此類 藥品在改革后價格有所上漲,但價格水平均處于全國或區域的較低水平。據統計,價格上漲藥品的采購金額僅占藥品總金額的5%。

  目前,市衛計委與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已聯合對醫療機構和藥品配送企業提出要求,對于因短缺等原因價格上漲的藥品,醫療機構應及時論證替代、更換品 種,與藥品配送企業積極溝通協商,參考其他省市同期價格水平確定合理的成交價格,保證藥品供應。同時,還將聯合發改委價格監管部門對漲價產品開展價格跟蹤 調查,堅決查處無理由伺機漲價行為。

  如何保證降價不降質?

  市衛計委:在陽光采購過程中,衛計委將藥品質量作為評價藥品的第一要素,對發生嚴重藥害事件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的企業,在北京地區屢次發布嚴 重違規廣告的企業和查實存在嚴重商業賄賂行為的企業,以及生產環節抽驗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品種,實行一票否決,直接納入不良記錄。同時,制定了包含11個 大項的藥品質量百分評價體系,醫療機構遴選用藥時,必須參照質量分值,鼓勵質量可靠、療效確切的藥品持續穩定供應。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一方面對納入醫保目錄的藥品,及供應價格明顯偏低存在質量隱患的產品,開展重點抽驗,全面檢測本市主要供應渠道藥品質量。另 一方面,與衛計委建立藥品價格調整信息溝通機制,對降價幅度調整較大的品種,開展有針對性地抽驗工作,監控此類藥品質量,保障藥品價格降低后質量不降低。

  低價臨床短缺藥品

  如何保障供應?

  市衛計委:本次藥品陽光采購過程中,針對臨床救治必須且不可替代的低價短缺藥品,實行直接掛網采購,只對其藥品上市合法性的材料予以審核公示, 不再對其價格設置全國最低參考價,且供應價格可根據市場供求關系變化隨時調整,緩解供應緊張。市衛計委還挑選了具有代表性的綜合醫院、專科醫院等建立了 15個短缺藥品監測站點,實時收集藥品短缺情況。

  目前,本市食品藥品監管、衛生計生、發展改革、經濟信息等部門協作,建立短缺藥品儲備制度,及時溝通短缺藥品信息,調整藥品儲備目錄,保障供應;同時協調本市具有合法資質的企業排產以滿足臨床需求。如斷供藥品涉及本市生產企業,將采取鼓勵企業恢復生產等措施保障供應。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