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北京市“一窗受理”改革節約企業“腳底成本”

2017-05-18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體: ]

“讓數據在部門之間跑,而不是讓企業在部門之間跑”,正如北京市商務委負責人的這一句總結,一張表、一個窗口、一次性完成,這樣便捷的企業設立流程,是市商務委今年一項重大的改革舉措。凡未進入北京市產業發展“負面清單”的外資企業的設立,審批改為備案。雖然門檻降低,但信用監管卻在大大提升。對企業的“雙積分”事后監管手段,成為全國首創。

  去年10月,不涉及國家負面清單的外資企業設立由審批改成了備案。95%以上外資企業設立與變更只需到商務部門備案即可,不再需要審批。此外,北京市商務部門與工商部門聯動,在全國首推全程電子化的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的“一窗受理”模式,將工商登記與商務備案的數據進行整合,企業僅需在網上填寫一張電子表格,即可同時完成工商注冊和商務備案。這一全國首創的便捷服務,于今年4月19日正式啟動運行。

  “不需要再多填一個字的重復信息。所有內容企業就在一張表里填一遍就可以了,包括名稱、經營范圍等等。”據市商務委外資管理處的負責人介紹,經他們統計,這一全國首創的“一窗受理”改革,可以讓企業少填商務備案45%與工商登記中的重復事項。

  取消對企業的多項審批后,市商務委推出了創新的事后監管方式,“企業工商注冊完的信息,當天晚上就能‘跑到’商務委”,市商務委趙琿處長這一“跑數據”的說法,形容的是去年本市新建立的“開放北京”信息監管系統。借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的政策先機,這個系統與北京市企業信息網進行大數據聯動。北京市企業信息網歸集了56個部門、450萬戶市場主體的信息。

  “開放北京”信息監管系統,則創新性地對企業信用進行“雙積分”,良好信息積“正分”,不良信息積“負分”。根據總的得分情況,企業將在網上被公開“晾”到不同區域,包括信用良好區和信用不良區。信用積分高的企業,將在一些政府事項的辦理等眾多方面享受鼓勵,信用積分低者,如涉及違規違法由工商部門進行懲戒。

  雖然在“放管服”的背景下,對于企業設立的“門檻”大大降低,但是商務執法的監管力度卻有增無減。2016年,全市共檢查各類單位和商戶14857家次,同比增加了14.2%,涉及26個執法領域。其中,實施一般程序行政處罰案件為275件,同比增加了63.5%;而簡易處罰案件,即當場“開罰單”案件3725件,這一類案件同比足足增加了8倍多,累計罰款194萬元,也同比翻了一倍多。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