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京城幼兒園涌現小小圖書館

2017-09-08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中影視覺國際幼兒園的孩子們在圖書館讀繪本。

        幼兒園也建起了圖書館?是的,你沒聽錯。圖書館不再是大中小學的標配,從去年底開始漸漸出現在一些幼兒園的標配。通過商業機構的介入,截至目前,北京已至少建起了上百家幼兒園圖書館。它們的出現,改變了小朋友的閱讀生態,或許未來將成為一個趨勢。

        借閱

        十幾秒能輕松還掉6本書

        在自動借閱機上,將書放進凹槽里,掃描圖書上的二維碼,一位小朋友的 姥姥,花了大約十幾秒鐘,輕輕松松還掉了6本書。“這本《燈塔之家》就是字太多了,我的小外甥才2歲8個月,看不懂。”還書完畢,這位姥姥又通過借閱機給 孩子借了6本。這看起來很日常的一幕,發生在中影視覺國際幼兒園。

        這家幼兒園位于西四環,外觀并不顯眼,走進去卻發現別有洞天。圖書館 有70平方米,白色書架呈圓形,幾乎要頂到房梁上,不過高處的書會時常調換到低處,以方便讀者借閱。幼兒園園長甘元兵說,這是舊廠房改造而成的一個空間, 靈感來自哈利·波特圖書館。順著樓梯拾級而上,還有另一個閱讀空間,小桌子小椅子上,每到周三的繪本時間,都會坐滿了小朋友。而平日里,也有小朋友來看 書。想起他們捧著書坐在臺階上看書的可愛模樣,甘元兵的眼圈發紅了,他說,那是特別幸福的感覺。

        這樣美好的圖書館并非獨此一家,位于密云的伊頓慧智幼兒園保利園也 有。這家圖書館面積要小一些,大約有30平方米,圖書排列在四層、13個棕色小書架上。在志愿者媽媽的整理下,書架上標簽特別明晰,有“大耳朵凱文系 列”、“新概念幼兒數學故事繪本系列”、“魔法科學實驗室系列”等等。

        這家幼兒園的苗苗老師說,伊頓慧智幼兒園建起圖書館還是今年3月的事 兒,這之前幼兒園只有圖書角。圖書館來了,孩子們別提有多開心了。“不是所有的書都是家長選定,有的孩子特別有主見,像小巡視員一樣轉一圈,再選定。”楊 慕堯小朋友今年6歲了,他說自己借閱最多的是小紅狗系列。另一位叫毛一頔的小女孩有些靦腆,她也表白自己的小心思,“我喜歡圖書館,喜歡書里的兔媽媽兔寶 寶。”

        這兩家圖書館均配備了6000冊圖書,都是各種各樣的中外繪本,而且 不少都是精裝書。家長一般通過下載APP,然后瀏覽書架進行選書,也可以現場選書借閱。而借閱圖書需要支付300元押金,退園后自動退還。“每個孩子一次 可借閱6本,7天內歸還,借書不限次數。”苗苗老師說。

        緣起

        75后爸爸想促進幼兒閱讀

        這些新鮮冒頭的幼兒園圖書館大多是商業機構在運作,其中更以凡學教育 科技有限公司所占規模最大。據粗略統計,目前全國一線城市有2萬家幼兒園,凡學教育已建成圖書館1500家,還有500家正在建設,市場占有率大約10% 左右。而在北京,這家公司已建起了130余家圖書館。

        凡學教育工作人員聶珊說,2015年幼兒園圖書館項目初創時,一個圖 書館的圖書上架大約需要一周時間,而現在一天就可完成。她透露,北京的130余家幼兒園圖書館,公立幼兒園占了4成,而私立、民辦則占6成,每個圖書館圖 書配備都是6000冊、1000種圖書。

        給幼兒園的孩子建圖書館,源于兩位75后爸爸的主意。凡學教育董事長 陳海輝曾在外企工作十幾年,2005年他當上了爸爸,孩子后來進了一家幼兒園,學識字學算術,但對灌輸式的教育很反感。陳海輝后來果斷將孩子送到一所國際 學校,這一對比才發現,大量閱讀原來是國際學校的重中之重。他對此有了更深的體會,“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黃金期是4至6歲,不能讓更多的孩子錯 過。”2014年陳海輝遇到了從事教育十幾年的殷彤,兩位爸爸一拍即合。“我們想改變幼兒的閱讀生態,就先從建圖書館開始了。”

        陳海輝和殷彤走訪了一批國內規模較大的幼兒園,如北京的藍天幼兒園、 上海的宋慶齡幼兒園等,發現這些幼兒園頂多只有圖書角。每個班里有十幾本圖書,不少都是孩子從家里帶來的。接著,陳海輝和他的團隊與華東師范大學等高校的 專家多次商議,優選國際上獲得大獎的繪本,還有那些經典繪本,并分成了自然類、文學類、兒童心理類、品格教育類四大板塊。他們又與多家資深少兒出版社聯 系,各種各樣的樣書于是出現了,“上千本樣書,每一本書我們都親自篩選過。”

        陳海輝透露,凡學教育通過融資獲得了兩輪投資,而且2015年就獲得1.2億元的B輪投資。目前全國1500家圖書館,已有上千萬冊圖書被借閱。為了保證圖書館的運轉,還與幼兒園一起發動志愿者媽媽管理圖書館,“我們已有上萬名志愿者媽媽參與服務。”

        未來

        圖書館單靠外包肯定不行

        根據北京市教委發布的《北京市幼兒園、托兒所辦園、所條件標準(試行)》,6個班(180人)應擁有使用面積16平方米的圖書室,9個班(270人)應擁有20平方米的圖書室。而通過商業機構的介入,一些幼兒園的圖書館已遠遠“超標”。

        對此,米樂米兒童發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王健櫪認為,原有的圖書配備已不能滿足孩子、家長的需求,與商業機構合作建起圖書館,對于豐富孩子的閱讀資源是一件好事。北京大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穎也認為,這表明全民閱讀正在向深入發展。

        但王健櫪建議,閱讀應該融入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每位老師都能為孩子 們選書、讀書,這對于大多數老師會是挑戰。她提醒,幼兒園圖書館的建設應該由園方作為主要的建設者、管理者,而不全是外包。“目前是先運作起來,還是發展 中的一個階段。”劉穎也特別提醒,對于商業機構的介入,教育部門的整體監管一定要嚴格,比如對于用戶數據的保密就很重要,以免給家長和孩子造成不必要的麻 煩。

        “無論是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還是純商業運營,都不能脫離滿足百姓 閱讀權利的基本出發點。”劉穎認為,這就是全民閱讀從倡導到推動轉變后,政府要回答的一個重要話題。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社會力量越來越多參與到全民閱讀 中,將催生全民閱讀一系列相關標準、體系、規范措施的出臺。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