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河北5000專業保姆將進京

2017-09-09  來源: 北京日報
[字體: ]

  簽署合作協議 聚焦精準扶貧

        近日,河北與北京簽署了《京冀關于發展家庭服務業合作框架協議》。根 據協議,河北省將通過交叉職業培訓、認定輸送基地、開展勞務對接等方式,每年向北京有組織地輸送合格家政服務員5000人以上,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達 到50%以上。河北省同時提出,到2018年,將建設80家培訓輸出基地,累計培訓合格家政服務員達到6萬人。

        已輸送2萬家政服務人員

        2015年,中國華北家庭服務業人力資源市場啟動運營,京津兩市職業 介紹服務中心與河北省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簽訂了家庭服務合作協議,三地家庭服務業協會共同認定了30余家家庭服務機構作為北京市家政服務員定點輸送基地。河 北省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何春暉介紹,2015年以來,河北省已向京津有組織地輸送合格家政服務人員近兩萬名,越來越多的高素質家政服務員 進入了京津家政服務市場。

        2016年,河北省啟動了就業創業精準脫貧工程,提出確保貧困家庭勞 動力至少掌握一門致富技能,其中把開展家庭服務業就業培訓作為重點項目。在此過程中,來自貧困地區的家庭服務員經過系統培訓后,在北京獲得保姆或月嫂工 作,一人收入就遠超過家庭收入,從而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業生產不斷向規;l展必將釋放更多的勞動力,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人數將不斷增多。這樣的對接能為河北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提供一個更廣闊的舞臺。

        包含貧困勞動力50%以上

        本次京冀合作中,東城區、朝陽區、豐臺區分別與豐寧滿族自治縣、唐 縣、康?h、淶源縣等貧困縣簽署了《中心城市與貧困縣家政服務勞務對接合作框架協議》。《合作協議》顯示,河北每年向北京有組織地輸送合格家政服務員 5000人以上,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達到50%以上。

        北京有關部門將定期組織家政服務企業到河北省對口貧困縣進行對接招聘,并根據北京的市場需求,指導對口貧困縣培訓機構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工作,暢通就業渠道,實現精準扶貧。

        北京市人社局農民工處調研員劉軍說,京津有巨大的家政市場需求,河北有豐富的家政服務人力資源優勢。河北家政服務向京津市場整體拓展,既緩解了京津的“保姆荒”,又幫助河北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一舉兩得。

        80家培訓基地明年建成

        據介紹,目前北京有將近60萬名家政服務員,但整體上仍然存在缺口。對此,河北省明確提出,到2018年將建設80家培訓輸出基地,累計培訓合格家政服務員達6萬人。

        河北華珂培訓學校校長張文杰介紹,目前學校正在建設實訓基地,培訓過 程中實行模塊化教育,包括職業道德、育嬰技能、保育技能、護理技能等。學校還設立了家庭體驗館,通過情景模擬的方式,加強實操訓練。張文杰說:“為適應北 京客戶的需求,我們設置了定制化的培訓,有涉外服務的,我們還設置了外語培訓。”

        專家解讀

        推動人力資源與產業深度融合

        河北大學教授穆桂斌告訴記者,河北向北京輸送家政人員,受人力資源供 求關系調整,屬于勞動力在區域市場的合理流動。北京有巨大的家政需求,河北也蘊含了豐富的家政人力資源,但未被開發的家政資源并不直接滿足市場需求,需要 政府合理引導和人力資源服務業的市場化主導。

        “過去這些工作大多缺乏組織合作,更多是個人和中介行為。供需雙方在 信息不對稱狀況下,資源很難得到有效配置,更談不上優化。”穆桂斌分析說,在京冀家政合作框架協議下,未來兩地家政服務工作將得到有序組織、規模輸出、合 理配置,并逐漸實現個性化訂單式培養、精準輸出、優化配置,這對推進河北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和河北省精準扶貧工作,都是大有幫助的。

        穆桂斌表示,家政服務業將發揮紐帶作用,增進兩地政府相關部門、行業 協會、中介機構、培訓公司、職業學校等多組織間的有序合作,對增進信息對稱、減少不良競爭、降低中間成本、保護弱勢勞動群體。同時,以家政服務交流為契 機,展開河北與北京之間多層次、全方位的人力資源交流,可以推動人力資源與產業深度融合,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