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辦市管”新模式整合資源 明年市屬優質醫療覆蓋16區
昨天(20日),記者從市醫管局獲悉,“區辦市管”的全新合作模式推行后,順利打通三級醫院和二級醫院通道,郊區和新城患者不進城也能享受優質醫療資源。這種方式將不斷推進,明年,市屬優質醫療資源有望覆蓋全市16區。
一次體檢中,家住平谷區的張女士被查出蛋白尿,需要做腎臟穿刺活檢進一步確診。保險起見,張女士預約了北京友誼醫院腎內科知名專家劉文虎教授的號。就診當日,張女士從平谷驅車前往市里的醫院。“為什么要跑這么遠?”劉文虎問道,“想到大醫院找專家唄。”張女士回答。劉文虎笑了,“其實您不必往返奔波,您家門口的平谷醫院就是友誼醫院的托管醫院,在那里看病,也是友誼醫院的專家去做手術。”
這消息讓張女士很驚喜,決定回平谷治療。在友誼平谷醫院,友誼醫院腎內科的副主任郭王接診了張女士,并為她進行了“B超引導下腎穿刺活檢術”,手術非常順利。
“早知道自家門口就能看上大醫院的專家,我們一開始就不跑到市里了。”張女士說,“我們平谷人有福氣了,以后看病就方便多了。”
張女士的“福氣”來自于“區辦市管”模式的推行。
去年4月8日,平谷區人民政府、市醫院管理局、北京友誼醫院充分協商,簽署北京友誼醫院受政府委托管理平谷區醫院的協議。在合作期內實現區醫院的所有權與管理經營權分開,區醫院的所有權歸區政府,管理經營權歸北京友誼醫院。“這樣一來,明確了區級層面負責辦醫職能,市級層面負責全面管理職能,打通了三級醫院與二級醫院通道,縱向整合了醫療資源。”市醫院管理局副局長潘蘇彥說。
友誼平谷醫院掛牌一年多以來,友誼醫院以組團派駐的形式,選派6人管理團隊到區醫院分別擔任執行院長、醫療副院長,行政綜合辦、財務處、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護理部副主任。每周二、三、五,兩個院區會對發專車,友誼醫院每周派專家到友誼平谷醫院以出診、查房、示范手術等多種形式開展技術支持。同時,友誼平谷醫院組織臨床、醫技、護理和管理人員分層分批前往友誼醫院進修學習。截至目前,已有三批共62名科室正副主任、科室骨干參加輪訓。
友誼醫院呼吸科、病理科、放射科等科室還安裝了遠程醫療設備,通過遠程會診信息聯網系統,有效推進友誼平谷醫院與社區之間遠程會診,使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合理的治療。
隨著友誼醫院到院出診專家的增多,友誼平谷醫院專科門診服務量、住院手術量均有所增加。2016年友誼平谷醫院日均門診量同比增長8.85%,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下降0.5天,醫保費用實現結余。
不僅僅是平谷人有“福氣”。今年年底前,友誼新華醫院將在通州區開診,城市副中心的醫療服務能力將進一步提升。
目前,市屬醫院“托管”的郊區和基層醫療機構已達到9家,包括市中醫院與順義區、延慶區、平谷區中醫院,兒童醫院與順義區婦幼保健院,世紀壇醫院與羊坊店醫院,婦產醫院與懷柔區婦幼保健院,友誼醫院與平谷區醫院、通州新華醫院,朝陽醫院與北京懷柔醫院。潘蘇彥透露,市屬優質醫療資源還會覆蓋到門頭溝、房山、密云,明年將實現16區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