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2020年環首都1小時鮮活農產品流通圈基本形成

2017-11-02  來源:北京晚報
[字體: ]

    新發地滄州鹽山批發市場今奠基

        為進一步助力農業和農產品流通領域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新發地按照“內升外擴”的發展戰略,在全國建成多個農產品物流園區的基礎上又添新喜,其在河北滄州鹽山縣選址投資設立了“北京新發地鹽山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及冷鏈物流園項目”。今天(1日)上午,該項目在鹽山奠基。

        鹽山市場占地約700畝

        據了解,北京新發地鹽山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及冷鏈物流園項目計劃總投資約為人民幣15億元,選址在鹽山縣鹽山鎮和邊務鄉內,項目占地約700畝;項目主要建設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區、冷鏈物流區、倉儲加工區、商業服務區、配套住宅區五大板塊,項目建設分兩期進行。

        該項目的建設,不僅對促進河北省環首都綠色經濟圈產業發展、保障首都“菜籃子”供應具有重要意義,也對優化“京津冀”地區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產業化、科技化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以及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搞活和帶動縣域經濟都將發揮重要作用。

        新發地市場轉型升級

        據了解,新發地市場一直在進行疏解非核心功能:將部分加工倉儲物流功能轉移到河北的產地市場及種植基地,將毛蔥加工、蔥頭理貨、娃娃菜包裝等分揀加工及部分倉儲物流功能轉移到津冀等產地市場和種植基地。市場目前只保留與農產品交易有關的經營業態,其他與農產品交易無關的已經疏解。另外,市場專門設立凈菜交易區,幫助商戶成立凈菜委員會,共同推進凈菜進京工作。

        《北京市“十三五”時期農產品流通體系發展規劃》提出,加快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轉型升級,在農產品批發集散功能基礎上強化公共物流配送功能,發展形成“批發集散+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的現代化農產品流通樞紐。

        逐步實現半凈菜、凈菜進京

        新發地河北建分市場只是京津冀一體化的一個縮影。市商務委提供的信息顯示,今年3月,京津冀三地商務部門共同發布了《環首都1小時鮮活農產品流通圈規劃》,明確提出,規劃建設“一核雙層、五通道、多中心”的環首都鮮活農產品流通網絡,經過5年的發展,京津冀鮮活農產品流通環境進一步完善,流通環節進一步減少,流通成本明顯降低,產銷對接更加緊密,流通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高效暢通、環境友好和協作共贏的環首都1小時鮮活農產品流通圈。目前完成8個項目,在建12個項目,同時北京物流設施地圖建設、京津冀冷鏈區域標準也在積極推進。

        市商務委表示,鼓勵北京市企業在津冀地區主要農產品供應地發展生產基地或與產地生產企業和合作社進行戰略合作,支持在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產地批發市場建設發展加工分揀中心,逐步實現半凈菜、凈菜進京。另外將繼續組織開展冬季蔬菜保供聯合行動,推動本市和京津冀等外埠供京蔬菜主產地加強合作,保障首都市場蔬菜貨源供應。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