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豐臺區豐儀家園,老樓新裝的電梯已經運行。
三種模式推進老樓裝電梯;將盡快出臺增設電梯指導意見
■ 議案辦理
北京市計劃到2020年在全市老舊小區增設1000部電梯。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二次會議上,北京市副市長隋振江作的議案辦理情況報告中提到,今年全市為老舊小區增設電梯預計投入財政資金1.3億元,目前已完成72部電梯安裝,年底前計劃再完成安裝并投入使用130部。
今年投入1.3億元用于老樓增設電梯
今年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上,198位代表提出涉及老舊小區方面議案10件,經大會主席團決定合并為一項“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居民生活品質”議案,交市政府辦理。昨天上午,北京市副市長隋振江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了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改造等具體情況。
老舊小區居住的老年人比例較高,上世紀80、90年代甚至建設時期更早的老樓沒有配建電梯。隋振江說,市政府將老舊小區綜合整治作為專項工作,選取10個項目作為新階段老舊小區綜合整治試點,同時大力開展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專項工作。
“預計全市今年將投入財政資金1.3億元以上用于增設電梯。”隋振江表示,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電梯安裝并投入使用72部,正在施工245部,根據施工進度,年底前將再完成安裝并投入使用130部。
鼓勵科技創新企業解決老樓沒電梯問題
在2017年完成200部電梯的基礎上,逐年增加,力爭到2020年實現增設電梯1000部以上。隋振江說,用好“代建租用”、產權單位或集體出資、業主自籌自建三種模式,加大增設電梯推進力度,先易后難。各市政專業公司按照民生工程要求制定專業管線改移工作程序和取費標準,將管線改移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同時,大力推進、完善爬樓代步器方案,供老舊小區居民在確定改造方案時選擇。盡快出臺增設電梯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政府支持政策和有關工作程序。鼓勵科技創新,采取購買服務或者政府補貼的方式,吸引科技創新企業參與上下樓設施以及老舊小區其他改造內容的方式創新。
老舊小區引入物業可“先嘗后買”
簡易樓騰退和抗震改造將再創新。隋振江解釋,下一步將在規劃條件允許的地區,采取拆除重建模式;規劃條件不允許的地區,擬采用保障對保障方式外遷人口,拆除后騰退土地用于留白增綠、補建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對抗震加固推進實施難度大的,調整改造方案,按照拆除重建方式組織實施。拆除重建方式參照“一會三函”辦理審批手續,審批權限下放。
老舊小區如何能實現“長治久安”?對此,隋振江表示,綜合整治后,通過“先嘗后買”等方式,將專業化物業服務引入老舊小區,培養居民對物業服務的付費意識,逐步提高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水平,實現由“準物業”管理向專業化物業管理轉型。
“老舊小區綜合整治不同于新建工程,整治過程中涉及多個業主和權利人利益調整,由于缺乏法律依據,給整治工作推進帶來一定困難。”隋振江提出,建議通過穩步推進市人大立法規范尋求居民共識程序,固化民意立項結果,簡化審批程序,維護小區居民整體利益,保護參與改造企業的權益。
市人大城建環保委主任委員郝志蘭提出,基層房屋管理部門要定期為老舊小區“把脈”評估,盡快實現住宅全生命周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