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白色污染嚴重 汽車維修業環保法規約束幾乎為零

2007-04-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體: ]

    當我國對汽車尾氣污染的控制依然步履艱難之時,或許并沒注意到汽車維修行業中已近失控的汽車空調制冷劑污染。

    汽車尾氣的污染看得見聞得著,而汽車空調制冷劑的污染卻看不見聞不著,因此被業內人士稱為白色污染。在北京地球村化學品控制研討會上,身為環保志愿者的汽車維修資深人士憂心忡忡地披露了我國汽車白色污染現狀。

    根據1987年9月簽訂的《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及其后續修正書,發達國家從1996年起已經禁止生產和使用含有CFC(主要指R12類制冷劑等)、哈龍的制冷劑、發泡劑,而我國在協議中原定2007年起對此類物質的使用削減85%,2010年完全停止生產和消費。

    含氟利昂的空調制冷劑對臭氧層有巨大破壞作用,且由于汽車空調都處于開放環境中工作因而對環境的破壞性更強,有專家認為,目前臭氧層污染源總量中已有70%以上來自汽車空調制冷劑,汽車維修行業已成為重要的化學品污染源之一。我國早在2000年就明令汽車空調維修企業必須以環保型的R134a取代非環保產品R12,并且自去年7月起就明令二級以上汽車維修企業都必須使用新制冷劑回收設備。然而現狀如何呢?

    據汽車維修行業資深人士披露,目前我國多數汽車維修企業都還在使用R12,也沒有制冷劑回收再利用設備。尤其是眾多的路邊汽車維修店,更是依然采用傳統方式維修汽車空調,既不用134a也不采用回收措施。有的企業雖然采用了134a,但在維修過程中隨意排放,依然會帶來巨大的溫室效應。汽車4S店本應是維修操作最規范的,但調查顯示,他們采用134a的概率雖比路邊店高,但采用制冷劑回收設備的也寥寥無幾。

    為什么對汽車維修行業環保法規的約束力幾乎為零?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是巨大的經濟利益趨動。R12的價格比134a便宜許多,134a每公斤100元,而一聽200-300克的R12僅賣七八元。據悉,目前多數汽車配件城都在銷售各種包裝的R12。使用制冷劑再生設備會大大加長維修時間和成本,因此在維修汽車空調時通常都是把制冷劑放掉完事。

    其二,監管不力,或者說幾乎無監管。國外汽車維修行業早就把制冷劑回收再生設備作為開業的門檻之一,在維修全過程中還有計算機嚴格監測;而我國則往往相關部門通知一發就算完事,既沒有操作性強的法規細則,更沒有嚴格的制度保證法規執行的嚴肅性。

    其三,我國目前環保制冷劑的行業標準滯后,具備資質生產134a的企業極少,難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轉眼又到汽車空調頻繁使用與維修季節,汽車白色污染的治理,成為一個必須正視的嚴峻的課題。(新民晚報)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