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介紹,6月14日衛星遙感監測分析:由黃海海域漂移而來的綠潮(滸苔等藻類聚集形成)北部外緣線距青島大公島最近距離約120公里。未來繼續向偏北方向漂移。
根據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提供的情況,2009年4月21日在江蘇省洋口港附近海域發現少量滸苔。6月4日,利用MODIS-AQUA衛星和飛機監測,在江蘇省鹽城以東約100公里海域處發現漂浮綠潮,分布面積約為6550平方公里,覆蓋面積約42平方公里。北海分局根據監測解譯分析及綠潮漂移預測結果和《青島市海洋大型藻類災害應急處置工作預案》規定,發布了第一期綠潮Ⅳ級警報(藍色)。6月12日,北海分局根據飛機、衛星遙感監測解譯分析及綠潮漂移預測結果和《青島市海洋大型藻類災害應急處置工作預案》規定,發布綠潮災害3級(黃色)警報。6月14日10時45分MODIS-TERRA解譯信息資料,預測6月14日到20日繼續向偏北方向漂移運動。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有關專家分析了綠潮漂移發展趨勢。6月4日以來通過衛星遙感及飛機、船舶監測:10天來綠潮整體向北漂移大約90公里,每天約9公里。最近幾天北上速度有所減慢。6月14日衛星遙感監測分析:綠潮北部外緣線距青島大公島最近距離約120公里。未來繼續向偏北方向漂移。
2008年6月中旬,大面積滸苔從黃海中部海域開始向青島附近海域漂移,奧帆賽場競賽海域有滸苔面積曾達到15.86平方公里,占海域總面積的32.04%,一度影響到帆船運動員的正常訓練。到7月中旬,青島市海陸共打撈清理滸苔超過100萬噸,奧帆賽場海域和市區濱海岸線的滸苔基本清除干凈,受損的沙灘、岸線、綠地及基礎設施修復完好,奧帆賽場及濱海風景區恢復了往日的美麗景象。
據了解,國家海洋局根據其職能,針對去年黃海發生大規模滸苔災害的情況,于2008年12月成立了綠潮專項辦公室,部署了相關工作,并指定北海分局牽頭組織實施專項任務,2009年4月正式啟動了綠潮監視監測預測和相關科研工作。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東海分局已在黃海設定了兩個綠潮監控示范區和五個重點監控區,動用衛星遙感、飛機、船舶和沿海臺站進行綠潮早期發現和應急監測預測預警工作。
從2009年2月開始,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和東海分局利用向陽紅09船、向陽紅08船、中國海監53船相繼對綠潮監控區內的5條斷面進行了綠潮斷面調查,對這一海域的物理海洋、海洋化學和海洋生態要素的變化進行調查,為綠潮的預測預警提供數據,并對海面漂浮藻類進行巡航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