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日本部分海產品首次測出超標放射物

2011-04-07  來源: 中國環保網  
[字體: ]

  日本茨城縣漁業協會5日宣布,4日從與福島縣相鄰的北茨城市近海捕獲的玉筋魚幼魚體內檢測出放射性物質銫,濃度為每千克526貝克勒爾,超出每千克500貝克勒爾的食品衛生法放射物質暫定標準。這是福島核電站周邊海域水產品首次檢測出放射物質超標。

  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5日表示,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至3號機組汽輪機廠房及外部豎井中的高放射性污水估計有6萬噸左右。經濟產業省5日宣布,準備把福島核電站中的一部分低放射性污水儲存到靜岡市提供的“人工浮島”內。東京電力公司認為,浮島內部的空間可以儲存約1萬噸污水。

  東京電力公司5日宣布,2日在2號機組取水口附近采樣的海水中檢出了每立方厘米30萬貝克勒爾的放射性核素碘—131,是法定標準的750萬倍。污水至今仍在從2號機組豎井側面的裂縫中不斷流出,但有關方面在石縫間填充特殊材料進行封堵的措施似已初見成效。

  5日,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海江田萬里就福島第一核電站4日開始向海中排放污水一事表示道歉。日本外相松本剛明5日在記者會上談及此事時說,“現階段并沒有超越國界造成影響”。他還表示,日方已于4日向各國駐日大使館通報了排放核污水一事。

  據日本警察廳統計,截至5日20時,此次地震海嘯災害已造成12431人死亡、15153人失蹤。

  新華社北京4月5日電  針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可能對我國產生的影響,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4月5日權威發布:

  據國際原子能機構4月5日北京時間11時25分發布的最新通報,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1—6號機組狀況基本穩定,核電站現場及周邊環境放射性水平整體平穩,呈下降趨勢。日本方面正在繼續采取措施,控制放射性污染的擴大。

  4月5日,我國內地除廣西、貴州外,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部分地區空氣中監測到來自日本核事故釋放出的極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其中,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河北、山西、內蒙古、吉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和寧夏等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空氣中同時監測到更加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銫—137和銫—134。各地環境輻射水平較昨日沒有明顯變化。對食品和飲用水的抽樣監測結果無異常。

  綜合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國家海洋局、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衛生部監測分析認為,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不會對我國環境及境內公眾健康造成危害,無需采取任何防護措施。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