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長江干流水位全線暴漲 南方暴雨已致175人遇難

2011-06-21  來源:山東商報
[字體: ]



  成昆鐵路搶通。6月20日,在成昆鐵路白果至白石巖區間,一列火車從新鋪設好的鐵軌上駛過。當日12時54分,通過成都鐵路局2000余名干部職工的晝夜鏖戰,因大暴雨而中斷78小時多的成昆鐵路搶通。6月16日夜,成昆鐵路白果至普雄區段遭遇大暴雨,并引發山體溜坍,造成多處區間中斷行車。新華社發

昨日,武漢長江漢口江灘水位高漲 新華社發 
6月20日,浙江蘭溪,市民在市區劃船出行 新華社發 



  長江干流水位全線暴漲 

  南方暴雨已造成175人死亡86人失蹤 

  記者從20日下午召開的新安江水庫泄洪視頻會上獲悉,根據當前的防汛形勢,新安江水庫初步定于21日上午開閘泄洪,屆時將開啟9孔泄洪閘中的3孔,為小流量泄洪,預計對下游影響較小。

  據介紹,新安江水庫是1959年建成的華東地區最大的水庫,本次泄洪將是1999年以來的首次泄洪。

  浙江

  華東最大水庫12年來首次泄洪

  自6月15日以來,罕見的強降雨使甘肅酒泉、張掖兩市的部分縣市遭受洪澇災害,約1.9萬人受災。在受災較為嚴重的敦煌,洪水曾一度造成火車站站前廣場被淹,16.3公里鐵路線路不均勻下沉;莫高窟北區窟區進水淹沒在建的游客中心,沖毀大橋一座。

  甘肅

  莫高窟北區被淹

  記者從江西省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獲悉,截至20日16時,18日至19日的強降雨導致江西46.7萬人受災,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江西

  46萬人受災

  太湖水位緩漲

  據新華社電 接連兩日的大到暴雨,從四川盆地到江漢平原再到長江三角洲一線,橫掃了長江沿線。目前長江干流水位全線暴漲。

  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監測數據顯示,至20日14時,長江上游的寸灘,中游的沙市、武漢,下游的大通等重要站點的水位分別達到166.02米、37.55米、22.75米和11.98米,分別比18日上漲了1.04米、0.78米、1.09米和1.06米,日均漲幅接近0.5米。

  而與洞庭湖、鄱陽湖相通的長江城陵磯和湖口水位,也依次上漲了0.60米和0.97米,分別達到了28.39米和16.91米,比今年干旱最嚴重時5月15日低點上升了6.13米和8.09米。

  從6月10日長江入汛以來,長江流域出現持續時間長達1周左右強降雨之后,中央氣象臺18日又將暴雨預警連續提升兩級,發布暴雨橙色預警。

  記者20日從民政部獲悉,3日以來,南方部分地區相繼出現4次強降雨天氣過程,導致長江中下游、西南及華南地區部分省份多次遭受洪澇、滑坡、泥石流災害。

  據統計,3日以來的南方暴雨洪澇災害共造成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13。ㄗ灾螀^、直轄市)86個市(州)510個縣(市、區)3657萬人次受災,175人死亡,86人失蹤,緊急轉移安置164.2萬人次,直接經濟損失350.2億元。

  今年災情為何嚴重

  ●旱澇急轉快4至5月份,長江中下游省份遭受嚴重旱災。進入6月份后,連續多輪暴雨襲擊,對當地救災工作造成較大影響。

  ●降雨強度大不少地區的累積降雨量超歷史極值。貴州望謨、湖北通城均超200年一遇。

  ●人員傷亡重山洪和滑坡、泥石流等是導致傷亡的主要原因,共造成193人死亡或失蹤。

  ●重復受災多遭受3次以上暴雨襲擊的有50個縣,占全部受災縣的近一成。

  ●救災難度大“老、少、邊、窮”地區,占全部受災縣的72%,這些地區自救能力弱。

  錢塘江遇1955年來最大洪水

  浙江近兩千企業停產 30萬群眾轉移

  據新華社電 6月18日以來的強降雨造成浙江錢塘江干支流水位復漲,部分站點水位再創今年以來的新高。

  據監測,20日7時30分,錢塘江中游干流蘭溪水文站洪峰水位31.86米,水位列1955年以來第1位。

  浙江省決定啟動錢塘江干流防御特大型洪水方案,蘭溪市委、市政府發出緊急動員令,蘭溪市已進入緊急防汛期。

  據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最新統計,截至20日7時,浙江省有10個市57個縣(市、區)受災,受災人口441.3萬人,因災死亡2人、失蹤1人。近兩千家企業停產,726條次公路中斷,直接經濟損失76.9億元。據初步統計,轉移群眾約30萬人,解救受困群眾1.88萬人。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