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10621/27/6475892433692081715.jpg)
淘米的過程中,有些塑料顆粒漂浮在水面上
大米中居然淘出"塑料米"?
■市民討說法,有人懷疑是防潮劑
■超市稱,將盡快跟廠家聯系調查
6月3日,南京市民金先生的母親在瑞金路金潤發超市買回一袋50斤的大米。昨天,當老人舀出兩盒子米洗后,水面上竟漂浮起十幾顆圓潤的白色顆粒,捏起來仔細一看,竟然是塑料質地的"大米"。隨后,金先生在米袋子里挑揀出十幾顆相同的"塑料米粒"。"我一開始都不敢相信,真的沒想到他們會在大米里摻上這個。"金先生隨即帶著一袋子大米找到超市討說法。"塑料大米"究竟從何而來?超市表示將于今天聯系廠家展開調查。
淘米水上漂起"塑料米"
6月3日,金先生的母親從瑞金路金潤發超市里購回一袋50斤"賢人"牌東北大米,當時超市的促銷價是112元。老人同時也買了另外一個牌子的一袋大米,回家后先吃這袋大米。直到昨天上午,老人想起"賢人"牌大米,于是打開米袋,舀出兩盒子放進鍋里洗。
"以前我一直用淘米籮洗,看著這袋‘賢人’大米很清透光亮,覺得里面應該不會有其他雜質,也沒揀,就直接放進鍋里洗。"老人說,剛放水進去淘了兩下,水面上飄起來幾顆白色的顆粒,"我還以為是被蟲蛀過的空心米,戴著老花鏡把它挑出來,后來就不對了,漂上來十幾顆。"老人把這十幾顆捏起來仔細看,跟大米的外觀好像差不多,但手感不對,形狀也有些偏圓。
金母喊來老伴瞧瞧,兩位老人研究半天終于吃驚地發現,這些顆粒根本不是大米,而是塑料顆粒。這讓二老十分訝異,"現在這么重視食品安全,他們竟然還在大米里摻雜這種東西,讓我們以后到哪里買放心的大米吃?"老人說,當時在超市挑選大米時還特意查看了包裝上是否有QS安全標志以及生產日期等,這些在米袋子的外包裝上一應俱全,沒想到還是讓人不放心。
兩次找超市討說法
昨天上午,發現這個問題后,金父從白下路的家直奔金潤發超市客服中心討說法。據金父介紹,由于購買日期較早,已將購物小票扔掉,但在收銀時出示了會員卡,并且是刷卡消費,因此請客服人員查找消費記錄。消費記錄上顯示,他們確實是在6月3日在金潤發購買了這袋大米。
金父回憶,當時超市客服人員接待了他,只表示愿意退貨,但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說法,這讓他不能接受。"退貨退100多元錢就了事了,也沒有解釋,這怎么行,這不是其他的小問題,總該查出原因,給顧客一個合理的解釋。"
昨天下午,金先生下班回家,聽說此事后,帶著那袋大米和一鍋被水浸泡的大米再次找到金潤發超市討說法。金先生說,當時客服人員隨即跟客服中心的領導匯報此事,但表示領導不上班,暫時無法處理,只能先將大米退掉,或者等領導上班處理,實在不行讓金先生自己去找大米的生產廠家聯系處理此事。
"超市明明有義務處理并向消費者解釋。"金先生一氣之下把這袋大米扛回了家。
超市:盡快與廠家聯系調查
昨晚近9點,記者來到金先生家,他把那鍋米指給記者看。水面上的確漂浮著十幾顆白色的顆粒,模樣跟大米十分相仿,只是比正常的米粒要圓潤一些,顏色更白,用指甲掐一下,顆粒有彈性,表面上便留下一道痕跡,質感跟塑料十分相似。
為了收集"塑料大米",金先生和家人特地在米袋子里又扒拉出十幾顆用塑料袋包起來。為了當場驗證,記者打開"賢人"牌米袋子,里面的大米十分干凈,顆顆晶瑩剔透。記者伸手在米袋子里翻了幾下,仔細挑揀,果然找出兩顆混在大米里的"塑料大米"。
昨晚,記者在金潤發超市看到,這個牌子相同重量的大米正在貨架上銷售。對此,超市客服中心的負責人喬先生解釋,自己昨天休息,接到金先生的投訴后便跟金潤發其他幾個連鎖超市求證,并未發現有相同的投訴。"他這個應該是個案,我們沒有接到其他消費者的投訴。如果這種情況大面積發生,我們肯定早就啟動調查。"喬先生說,因為事出突然,他們需要時間跟廠家聯合調查核實此事,所以當天來不及給金先生及其家人一個合理的解釋,但只要消費者不滿意,他們肯定會第一時間退貨。而今天,他們一上班將會著手處理此事。
昨晚,記者嘗試與"賢人"牌大米的廠家興化市賢人米業有限公司聯系,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猜想:防潮劑?意外?故意?
對于金先生的遭遇,不少市民表示吃驚擔憂的同時也感到奇怪。市民王先生稱,首先塑料顆粒的數量不多,也不占重量,對于廠家而言,摻雜這些塑料顆粒根本無利可圖。"如果廠家是故意摻這個,豈不是砸自己的招牌,而他們根本賺不到什么。"
家庭主婦吳大姐則猜測,有可能是廠家在大米里放置了防潮劑,因為很多防潮劑的顆粒就是類似的白色塑料顆粒。"會不會是防潮劑的小袋子破了,混在了大米里?"不過不少市民認為,是廠家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操作上的失誤,將塑料顆粒混進了大米內。
"塑料大米"的出現到底是何原因,快報將對此繼續追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