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媒體揭秘日本福島核電站險情最初24小時進展

2011-07-05  來源: 中國環保網
[字體: ]

 那是一個星期五的下午,地震觸發海嘯,揭開一場危機的序幕。美聯社采訪幾十名日本政府官員、核電站工人和核電專家,調閱成百上千頁新近公開的文件,本月3日揭秘福島第一核電站出現險情最初24小時的事態進展。記者發現,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在應對之初準備不足、困惑忙亂、沒有坦率面對公眾、不能果斷作出決定,為后續搶險“設下基調”。

  政府樓內:“蒙著眼睛飛行”

  3月11日下午 首相菅直人在國會參議院就是否收受外國人提供的政治獻金接受質詢。

  14時46分 國會大樓開始晃動,會議當即中斷,在場者全把目光投向天花板上搖動著的水晶吊燈。

  “請大家留在安全場所,”參議院審計委員會主席鶴保庸介抓緊座椅扶手說道,“請鉆到桌子下方。”不到4分鐘后,街道對面的首相辦公室設立緊急救災司令部。

  15時37分大樓晃動減弱后,菅直人趕往司令部,召集多名高級顧問開會。

  強震觸發海嘯后,政府工作組經由航拍照片和視頻得知一些沿海村莊徹底消失在海水中。大學時代主修應用物理學的菅直人隨即把注意力轉向已經運行40年的福島第一核電站。據首相高級顧問下村健一回憶,菅直人較早意識到這座核電站可能不妙,要求立即評估狀況。

  然而,東京電力公司陷入混亂,辦公室電話無人接聽。東電社長清水正孝身處外地,打算從名古屋搭軍用飛機返回福島。防衛省要求下,這架飛機中途折返,以便用于救災。

  美聯社評論,震后最關鍵的幾個小時內,政府無從獲取電站的確切信息,處于“蒙著眼睛飛行”狀態。正如菅直人默念的,“這將是一場災難”。

  控制室里:惡化速度以分鐘計

  地震前,核電站一間控制室內,13人組成的“A組”負責監控1號和2號機組,包括一名實習生;另一間控制室內,9人監控3號和4號機組。全部6個機組中,4號、5號和6號機組處于停運維護狀態。

  地震后不到一分鐘,1號、2號和3號機組在自動保護系統作用下停止運行。

  15時27分 海嘯的第一波海水涌至廠房,浪高大約4米,沒有漫過10米高的防波堤。15時35分,第二波海水涌至并侵入廠區,水位標記顯示浪高15米。

  A組發現,電站內越來越糟糕,惡化速度以分鐘計。控制室內白板上留有一份手寫時間表,再加一名操作員用專業術語簡寫記錄的日志,顯現那時的情形。

  “15"37'D/G1 Btrip”,即15時37分、1號機組柴油發電機“跳閘”。緊接著,“SBO”,英文Station Blackout的縮寫,即停電。15時41分,2號機組失去電力供應。幾分鐘后,關鍵儀器停止讀數。

  黑暗中,工作人員發現一臺電源交換機浸泡在海水中,一條主要輸電線遭泥石流沖斷,1號機組地下室淹水;不久,在一間渦輪室的地下室發現兩名工人溺亡。

  15時50分 幾座反應堆狀況不明,A組記錄:“水位不明。”如果不及時補水,堆芯冷卻水將蒸發殆盡,燃料棒可能熔毀。

  海嘯后一小時 A組絕望地要求東電出動應急供電車。但是,供電車抵達并與機組聯機時,為時已晚。

  發布會上:“重申沒有泄漏”

  截至當天傍晚 1號機組供電中斷、冷卻系統失靈,情況危急。隨著溫度升高、壓力增大,燃料棒里的鈾丸開始熔化并滲出鋯罩。鋯罩溫度升至1200攝氏度后,與水作用生成氫氣。

  19時45分 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宣布進入核緊急狀態。我重申,沒有輻射泄漏,今后也不會泄漏。”

  他錯了。最新公開的東電內部文件顯示,17時30分、即那場新聞發布會召開前兩個多小時,廠區內檢測出輻射異常。只是,直到21時以后,東電才把相關數據傳真給政府部門。

  東電需要做兩件事:釋放蒸氣,以緩解反應堆壓力容器內的壓力;注入海水,以有效冷卻機組。兩項措施各有缺陷,前者會令放射物質進入大氣,后者會因海水鹽分而導致機組“報廢”。

  21時許 即海嘯5個多小時后,政府施壓東電,要求立即釋放蒸氣。

  東電猶豫不決。福島第一核電站主要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設計,1971年投入運行,長期盈利。如果釋放蒸氣,公眾會因放射物質泄漏而痛批東電。

  供電裝置和備用供電裝置同時失靈的狀況,超出設計者預計,令東電措手不及。東電派出的第一輛應急供電車因交通阻塞,沒能抵達核電站;第二輛應急供電車23時抵達,因電纜太短而無法與機組聯機。

  3月12日7時11分 菅直人搭直升機抵達核電站。他身穿藍灰色工作服,脖系輻射測量儀,乘小客車前往指揮中心。首相高級顧問下村負責拍攝這次行程。過道里大約20名躺在地上或裹在毯子里睡覺的同事。工人或忙于作業,或過度疲倦,懶得向菅直人打招呼。

  下村蓋住鏡頭,停止拍攝,因為這一情景無法令全國、乃至全世界安心。

  菅直人朝東電管理層嚷道,為何還沒開始釋放蒸氣、注入冷卻水。8時,菅直人啟程返回首都東京。東電后來承認,就在那時,1號機組堆芯大部分已經熔毀,2號、3號機組接近這一狀況。

  14時30分 釋放蒸氣成功,人群爆發掌聲。但是,不到半小時后,冷卻水枯竭,意味著東電必須立即泵入海水降溫。

  15時36分 即海嘯來襲24小時后,1號機組發生氫氣爆炸;后來幾天內,2號、3號和4號機組氫氣爆炸……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