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 王崗
國子監大街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之一,堪稱北京的一張文化名片。很多市民喜歡在這里徜徉,很多外地游客也慕名而來,一起感受這條街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但記者近日走訪國子監大街時發現,國子監大街幾乎成了風水一條街。一進國子監大街東口,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兩旁的風水店,這些店都“預測命運”,主營看相、看風水、起名。北京歷史研究者認為,作為歷史文化名街,風水店與孔廟為鄰,顯然是不協調的。市政協委員王崗表示,從某種角度來講,風水店宣揚的就是封建迷信,但它也套著歷史文化的外衣,且有其市場需求,這種復雜現象需要社會反思。
■探訪
店主畫像大多“霞光圍繞”
近日,記者兩次來到國子監大街,由于正值暑期旅游高峰,大街上游客眾多,其中不少是中小學生。游客一般都是從大街東口進入,迎面就是分列兩邊的十余家風水店。
記者看到,這些店鋪主營業務是起名、看相、看風水、預測命運等,部分店鋪還銷售一些工藝品。招牌就掛在店鋪門口,旁邊還有經營者的簡介,有的自稱是五臺山高僧秘傳弟子,有的則自稱是預測學專家。簡介上還有畫像,或是身披袈裟,或是西裝筆挺,且都有霞光圍繞。
面對風水店眼花繚亂的招牌,游客們大都匆匆走過。偶爾有游客會在風水店門口停留一會兒,向店里張望一番,然后搖搖頭走開。幾位外地參觀者向記者表示,第一次游覽國子監大街,沒想到街上有那么多看相算卦的小店,沒有了參觀的興致,只想快步走過。
代起姓名收費近千元
記者走進一家小店,只見一位身著道袍的老者坐在一張方桌后面。他見記者進門,微微點頭致意。在老者遞上的名片上寫著“預測大師”幾個字,服務項目包括起名、改名、手相、面相、八字、陰宅陽宅勘察風水等等。
記者詢問各項服務如何收費,老者表示,起名990元,看手相330元,勘察風水3300元。
記者自稱朋友的孩子10月出生,想提前求個名字。老者表示,他將根據孩子出生的時辰,依據陰陽五行給孩子起名字,“你們找我就對了,起名字很重要,會影響人一生的命運,花點錢也是值得的。”
老者問孩子是何時的預產期,記者隨便編了一個10月27日。老者聽了趕忙翻旁邊的日歷,找到10月27日,然后忽地皺起了眉頭。他告訴記者,10月27日出生恰逢農歷十月初一,是鬼日,對孩子非常不好。起名字的事可先放放,一定要調整時間。他建議在10月27日之前剖腹產,錯過這個不吉利的日子。
隨后,記者走進旁邊的幾家店鋪,報價都相仿,看手相300元或是330元,起名有的是660元,有的是900元。記者詢問收費的依據,對方表示,主要是按大師的身份等級定價,至于不是300元,就是600元、900元,是因為講究三六九的圓滿數字。
■專家
不應與孔廟國子監并存
“這實際就是封建迷信,沒有科學依據。”北京史研究會理事朱祖希教授對于“姓名影響命運”一說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朱祖希說,起名看相看風水歷史很久遠,北京曾經也有不少風水店,但都很隱蔽,不像現在國子監大街上這樣張揚。他認為,這些風水文化和孔廟、國子監曾經所代表的儒家正統文化并列在一起,都成了歷史文化名街上的“特色”,讓人感覺莫名其妙。
朱祖希表示,其實起名和看風水都是人們在實踐中領悟出來一些經驗,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他個人予以尊重,但不會相信一個名字會給人帶來多少好運。孩子出生為錯過“鬼日”而剖腹產更是無稽之談。他認為,近年來受港臺等地文化的影響,起名要找大師,蓋房要勘察風水,越來越多的人還開始求神辟邪,祈求神佛帶來好運,這些都讓人不可理解。實踐證明,只有勤奮努力工作才能創造美好的生活。
■工商
超許可范圍經營屬違規
記者在國子監大街上看到,那些風水店鋪大都把個體工商戶經營許可證掛在墻上,上面顯示為某某商貿公司。
在一家主營起名、勘察風水的店鋪內,記者看到其注冊公司名稱為“某商貿有限公司”,經營范圍是日用商品、經濟技術支持等,與起名和勘察風水毫不相干。記者撥打12315,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起名、看風水這類店鋪是如何注冊取得經營許可證的,但他們的經營內容如果超出經營許可證上的范圍,肯定屬于違規。
一位工商執法人員告訴記者,對于看相、看風水這類公司,工商部門不會予以注冊,所以這些人往往注冊為類似的商貿公司或信息咨詢類公司,有的順帶銷售一些工藝品做掩護。對于從事看相、看風水活動的信息咨詢公司,由于交易具有隱蔽性,工商執法部門取證也有一定難度。
■新聞鏈接
國子監街入選歷史文化名街
2009年6月10日,國子監街入選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國子監街是位于安定門內大街東側的古老街區,已有700年的悠久歷史,其標志性建筑是孔廟和國子監。乾隆皇帝曾稱贊,“京師為首善之區,而國子監為首善之地”。
國子監街是北京市唯一一條以街命名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北京保留下來的唯一一條牌樓街。
■委員
以前這條街沒有風水店
市政協委員、北京市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王崗表示,國子監大街風水店鋪的興盛始于近十年。“在孔廟和國子監還作為首都博物館和首都圖書館使用時,這條街上根本沒有風水店。”
王崗覺得,這與近年來社會環境的變化有關。看相、看風水作為一種歷史遺留產物,事實證明很多說法是不準確也沒有科學依據的,但有些人卻非常相信。國子監大街上這些風水店鋪能夠存在這么長時間,是因為它有自己的市場。“現在社會各個階層,從一般市民到學者,甚至官員都有人信奉。”
王崗說,所謂的風水和預測學,往往都是運用一些文化理論來自我解釋,有了這層文化外衣,就會讓人感到疑惑。從一方面看,它是應該消失的封建迷信,但從另一方面看,它又是有著不少支持者的一種文化。王崗表示,這種復雜的現象值得社會反思,相關部門也應該加強對這些店鋪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