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歐債危機導致市場惡化 中國光伏提前入冬

2011-09-21  來源: 中國環保網   
[字體: ]

 歐債危機的惡化,會對中國光伏產業產生巨大影響。一方面,歐洲國家陸續下調補貼總額的風險又將重現,導致市場需求進一步惡化;另一方面,在外部壓力的作用下,中國光伏產業存在的體制問題可能提前爆發。

  歐債危機再惡化,對80%以上的產品出口依靠歐洲市場的中國光伏企業來說,打擊將是致命的。 

  “歐洲光伏市場的需求會因債務危機而壓縮,同時,其他市場又無力消化多余產能,光伏產品出口大國——中國的光伏業或將提前遭受‘年底寒冬’,部分光伏企業甚至會迎來‘生死劫’。”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分析師宋亮分析說。

  歐洲市場將被壓縮

  歐債危機二次惡化之初,業界最擔憂的不是歐元貶值的匯率風險,而是中國光伏產品最主要出口對象,歐洲市場份額因此再被壓縮。

  資料顯示,由于德國、意大利等國光伏補貼政策不明朗,今年1~5月歐洲光伏安裝幾乎處于停滯狀態,裝機量環比出現大幅下挫,直到6月補貼政策塵埃落定后,歐洲市場裝機量方有小幅反彈,但即便如此,中國寶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國際銷售部經理陳陽歷來仍反映,自年初以來,歐洲訂單一直差強人意。

  而此時惡化的債務問題,顯然再給原本就不盡如人意的歐洲光伏市場雪上加霜。“二次惡化的歐債危機,會對中國光伏產業產生巨大影響。”宋亮稱,為了更有效控制債務問題,歐方必會更加嚴肅財政紀律,要求嚴格執行財政緊縮計劃,在此背景下,歐洲國家陸續下調補貼總額的風險又將重現,同時,銀行貸款的收緊,也使得新增光伏電站的海外融資更加困難,新項目的開展陷入停滯,導致需求進一步惡化。“同時,同樣有債務問題的美國市場和遲遲無法被激活的國內光伏市場無法消化歐洲‘富余’出來的光伏產能,令國內光伏企業進退兩難,甚至可能提前迎來裝機量驟減的寒冬。”宋亮補充道。

  目前,已經有消息稱,國內光伏企業嚴重依賴的德國市場,其政府可能最快在明年1月份對太陽能補貼措施進行比例高達15%的削減,比此前所計劃的幅度多了6%,宋亮擔心的問題正在發生。

  “現在公司的接單量已經明顯下降。”陳陽歷直言。

  走向“大魚吃小魚”

  然而,更值得警惕還有,如果歐債危機繼續惡化,其產生的影響將不僅限于此,特別是當歐債危機碰上中國光伏產業長期發展的體制問題,結果更不能小覷。

  陳陽歷就表示,除了來自外部的市場收縮壓力外,他還明顯感受來來自國內同行“夾擊”。他指出,過剩的國內光伏產能在爭搶體積越來越小的歐洲光伏蛋糕,令公司即便獲得歐洲訂單,也面臨國內光伏同行“惡性壓價”帶來的出口利潤過低問題。“公司現在出口光伏產品很多都是賠本賺吆喝,在夾縫中求生存,能看到的前景很不樂觀。”

  事實上,陳陽歷所提到的光伏業國內“夾擊”的產生根源,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一位常務理事的話完全可以解釋:“過去幾年中,中國光伏企業用很短的時間走完了一個產業從成長到成熟的漫長過程,本身就有整合與洗牌的需要。但目前,中國光伏產業鏈中仍然存在著暴利,未來有待在暴利下降之后完成全產業鏈的洗牌。”

  對此,宋亮也認同,他表示,任何一個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會遇到這么一個階段,而光伏行業因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縮短了這一過程,由此帶來的洗牌過程也會分外殘酷。

  他預計,如果歐洲債務問題后期繼續惡化,那么國內除英利、尚德、國電等先期站穩腳跟或有大集團背景的光伏行業巨頭外,其他光伏企業將面臨一場“廝殺”,小企業的生存環境會日趨艱難,“大魚吃小魚”將成常態,過不了坎兒的企業只有倒閉。

  如果此次歐債危機后期被壓制住,宋亮表示,短期內,國內光伏企業還可以“大小魚”繼續共存一段時間,不過長遠來看,這個優勝劣汰的過程是必須要經歷的。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