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4小時,天安門廣場撤走30萬盆花兒

2011-10-24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昨(23日)晚,碼放近一個月的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壇正式謝幕。工人們開始逐層分解拆除中心花壇的燈籠造型,并對廣場花壇花材進行分類回收。多年生的宿根花卉及綠葉植物將統一回到苗圃“休養”,而只能開花一次的一年生草花,將回收它們的營養土以及花盆。本報記者 孫戉攝

    昨(23日)晚的天安門廣場只有7攝氏度左右,再加上三四級的西北風,松柏跟著搖曳。19時30分,長安街兩側已經華燈初上,但廣場上的大燈籠卻沒亮起來。

    昨天,是國慶花壇擺放的最后一天。在陪伴千萬游人度過國慶長假后,這些曾扮美京城的花壇也完成了它們的歷史使命。昨晚20時起,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沿線花壇開始撤除,見證了新中國62周年華誕的“祝福祖國”花壇則被保護性拆除。

    “今年和往年不一樣,無論是花,還是燈管等,都得挨個入庫,一個也不能浪費。”在指揮車上,北京城建集團花木公司廣場花壇工程管理組組長張先哲拉起了衣領,“走,帶你去看看吧。”

    20時11分,在花壇的坡上,拆除巨幅字的工人正在焊開安裝時的焊點。焊花透過網架直落地面,在寒冷的廣場上添了一朵朵閃耀的“金菊”。幾分鐘后,12個人各分左右,依次扛著半人高的大字兒、燈籠穗兒和燈籠箍,喊著號子,從鐵架挪到地面上按摞擺放。

    在拆除標語的工人斜上方的,是LED加工廠廠長李仁舵。他們戳起四根手腕粗的鋼管,扣上“X”形的固定架,搭起兩層的平臺。

    坐在第二層腳手架上的李仁舵右手拿著鉗子一一鉗斷所有鎖扣,左手小心翼翼地將一截拐了10道彎的黃色LED燈管從凹槽中撬出來,再彎下腰遞給站在第一層腳手架上的王招兵。老師傅付裕鎖坐在李仁舵的左邊,倆人一左一右地拆著中國結上的LED燈,手腳格外麻利。

    燈籠上有四大八小、共12個中國結。僅最下方一個小號的結,就嵌有40多個形狀不同的LED燈管。李仁舵和付裕鎖手上不停,嘴里喊著“接”,將手中拆除的遞給一層的王招兵。王招兵進行簡單分揀后,再按大小遞給站在地面上的楊西山。主管后勤的楊師傅小心翼翼地把燈管放進冰箱大小的紙板箱中。“這些異形燈管就只做了一套,好好留著,下回還能拿出來用。”他說。

    20時40分左右,除了工作人員和哨兵,廣場上已經沒有其他人。一陣西北風,施工人員的褲腿兒被吹得嘩啦啦地直抖。“搬吧,搬著身子就熱乎了。”南郊花圃的花匠們剛到廣場上,立刻分散到中心花壇東側開始搬花。

    收花的人自動組成了一條“流水線”。站在花壇里的師傅像在麥地里收著糧食,抬起一盤盤花朵拋上了卡車。卡車上的師傅始終彎著腰,將孔盤撿出,再拋到卡車另一邊。還有個師傅站在車下接著孔盤,摞好一摞再等人拉走。

    “這些拿回去沖洗一下還能用。”張先哲一邊幫著摞孔盤,一邊說。

    20時48分,第一輛拉滿花草的卡車緩緩駛離了廣場,往南郊花圃駛去。這一車一兩年生的花卉將在基地被分成植株、營養缽和盆土三份,塑料的營養缽將進入物資回收體系,而植株將用來漚肥、培養明年的廣場花朵,盆土將經過晾曬、消毒等程序,再摻上漚的肥重新使用。

    23時,夜越深,西風越烈。這時,廣場上的工人卻越聚越多,達到了200人。

    來自西郊、南郊、榆垡和花卉研究所等花圃的花匠集中在中心花壇、兩側綠帶,拆除的場面愈發熱火朝天,但始終像流水線一樣整齊有序。“快點干吧!別耽誤早起升旗!”隊伍里冒出一聲喊,“流水線”的運轉速度更快了。

    一個小時后,除了需要吊車吊走的花球,廣場上的30萬盆花已經被撤走。趕上天安門前的紅燈時,不少行車人都從車窗中伸出相機、手機,為今年花壇的最后一刻留下光影。

    隨著花壇面積越來越小,第一撥清潔工已經開始打掃,清理過的現場已經完全看不到泥土、花瓣的蹤跡。時間來到今天凌晨,擺在軍博、西單、東單、建國門等地的花壇也都陸續被拆除。

    今天白天,燈籠的大型骨架將在廣場上被拆分、編號、登記;運到基地以后,整體結構將會被除銹,進行防腐處理,再由專人將分解后的骨架按規格、品種、型號登記入庫。張先哲說,小型花壇的骨架將整體吊裝,盡量保證整個花壇的結構完好,以方便再次使用。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