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國際能源署:未來核能發電比例或將下降

2011-11-14  來源:人民網-環保頻道
[字體: ]

據國際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2011》報告顯示,日本福島核事故將導致2035年全球核能發電量下降15%,而同期的能源需求則上升3.1%

在日本核事故之后,許多國家紛紛暫緩了核能發展計劃,其中德國和瑞士宣布將完全放棄核能。國際能源署已經提出了一個“低核假設”,在該條件下評估未來全球能源結構的可能發展狀況。

路透社稱,本次報告草案起草于今年7月,近期將對公眾發布。報告指出:“根據‘低核假設’,全球核能發電量將從2011年的3930億瓦下降到2035年的3390億瓦。”

報告稱,“低核假設”并非一種預測,而是試圖向人們介紹悲觀觀點對于未來核能產業發展前景的描述。到2035年,核能發電比例將從目前的13%下降到7%。這對于能源安全、燃料多樣性、能源支出和能源相關碳排放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相比日本核事故之前,現在核能發展的前景充滿了各種不確定因素,其對于滿足世界能源需求的角色也變得模糊起來。

不可否認核能發電量的下降會導致石油和天然氣發電比例提高,石油需求量可能相應上升0.2%,天然氣上升0.4%

在《世界能源展望2010》提出的“新政策前景”中,國際能源署預測世界電力需求將從2009年的1.72萬太瓦時提高到2035年的3.15萬太瓦時,平均每年提高3.1%。而2011年到2035年核能相關領域的總投資將達到16.8萬億美元(1美元約合6.35元人民幣)。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高級能源專家斯文·泰斯科(SvenTeske)說:“國際能源署在過去十年中對《世界能源展望》進行了相應調整,其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正不斷地小幅提升。”

此外,報告還指出,目前飛漲的石油價格引發了人們對于近期經濟前景的擔憂,石油價格將在2015年達到每桶114美元,2035212美元,而去年的預測價格分別為104美元和204美元。

從長遠看,天然氣價格將出現下降。國際能源署表示:“由于非傳統天然氣資源的商業勘探技術的進步,因此(我們)將天然氣價格趨勢的預測調整為逐步下降。”

法國興業銀行煤炭行業分析師以馬內利·法吉斯(EmmanuelFages))說:“近期大型非傳統天然氣儲量的發現改變了人們對天然氣價格的預測。但市場如何對這些天然氣定價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因為長期合約價格框架會導致價格維持在高位。”

目前大部分天然氣價格是與石油掛鉤的長期合約價格,因此即使供應量上升,石油價格仍將阻礙天然氣價格下降。在這種情況下,煤炭是一種更為廉價的能源,其全球能源貢獻比例可能會超出人們之前的預測。

此外,本次報告預測,歐盟體系下碳指標的價格將在2020年、2030年和2035年分別達到31美元、41美元和46美元。從2009年到2035年,能源領域的二氧化碳排放將提高20%,由于未來人們將大量使用低碳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這一數值遠遠低于能源需求量的增長。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