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7、8、9三個月價格連續停漲之后,北京新建商品房價格10月份終于掉頭向下。昨天,國家統計局發布的10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降聲一片,包括北京在內的34個城市新建商品房價格出現環比下降,數量比9月增加了17個,占比達到48.5%。業界分析,部分城市和一線城市部分城區房價出現斷崖式下跌,說明全國樓市拐點初步顯現。
與9月份相比,10月份新建商品房價格下降的城市增加了17個,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0.2%。引人注目的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城市的新建商品房價格均出現下跌行情,降幅分別為0.1%、0.3%、0.2%和0.1%。而去年房價高漲的南京、溫州價格降幅最大,前者10月新建商品房環比下降0.6%,后者更是直降4.9%。
經歷7、8、9三個月價格連續停漲之后,北京新建商品房價格10月份終于掉頭向下。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也下降0.5%,創出年內最大降幅。記者了解到,雖然中心城區房價下調有限,但通州、房山、昌平等新城區域的樓盤價格回調已經非常明顯。其中11月上半月通州成交均價僅為15626元每平方米,成交價格相比7月份下降近20%。
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分析數據顯示,在70個城市數據中,采取限購措施的40個城市平均環比漲幅首次出現負值,跌幅為0.215,而非限購城市跌幅為0.047,說明樓市已經出現明確的拐點現象,并可能加速下調。
“隨著樓市調控政策一再被重申,交易市場的天平正逐漸傾斜至買方市場。”北京中原分析師張大偉表示,降價現象增多更進一步強化了購房者的降價預期,增加持幣待購現象,并迫使開發商加大價格調整力度。但考慮到部分地方政府可能放松調控政策的執行,當前樓市正處于調控的最關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