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十八里店派出所開辦市民警校,請居住在轄區內的來京務工人員走進警校,學習了解冬季煤爐采暖安全知識。
北京的深夜。
“時村胡同兩名女子被搶,3名男子攜帶刀具向東逃竄,石榴園巡邏站請封堵!”5分鐘后,嫌疑人被抓獲,追回10500元和2部手機;
“通惠河北岸有人落水,西門巡邏站請速到現場!”2分鐘后,落水女子朱某被救起;
六里橋,長途夜班車到站,人流涌出,很多人奔向附近的警務巡邏站問路……
這樣的警務巡邏站有153個,遍布京城,當大部分人熟睡之后,這里依舊警燈閃爍,守護著你我的平安。
巡邏警力24小時駐守街頭,是北京警務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近年來北京市公安局提出“民意主導警務”理念,推出民調進所、社區民警駐區制、巡邏民警站巡制等一系列警務新機制,令群眾安全感達到93.4%的新高,積極推動了“平安北京”建設。
24小時駐區站巡 編織“天羅地網”
“老遲,你幫我看看這張錢是不是假幣?”“老遲,我家那口子又走丟了。”在朝陽區東湖街道望京花園社區,提起駐區民警遲耀海,街坊四鄰都會豎起大拇指。今年初北京實行民警駐區制,老遲就把家搬到了這個社區,從此這里沒有發生過一起入室盜竊案。“社區里有了遲警官,就像有了守護神,讓我們時刻感到安全和溫暖。”社區居民說。
城里社區有人管,城鄉接合部流動人口聚居的村莊也一樣。今年以來,北京620個村莊實現了社區化管理,建了圍墻、裝了門禁,建立了社區警務工作室。在大興區壽寶莊村,外來務工者嚴靜說:“原來村里特亂,自行車三天兩頭地丟,現在真有點家的感覺了。”
街頭新建的巡邏警務站也增加了群眾的安全感。在豐臺區太平橋派出所六里橋巡邏警務站,居民梁山告訴記者:“晚上走夜路,老遠就能看見警務站,心里踏實了,周邊秩序也好多了。”自這個警務站啟用以來,轄區內搶劫、扒竊、盜竊非機動車等侵財案件發案率下降了35%。
北京市公安局局長傅政華說:“城市中心社區由民警駐區,主要道路商業網點交通樞紐布局警務巡邏站,24小時駐守專業隊伍巡邏,郊區村莊實現社區化管理,并且在犯罪突出時段實行高峰勤務,就能最大限度地將警力下沉、前置,為群眾編織一張嚴密的安全防護網。”
據統計,實施新型警務工作模式以來,首都社會面治安防控水平不斷提升,駐區民警排查化解不穩定因素6213件,解決群眾實際困難1.9萬件次,巡邏警務站周邊區域警情同比下降29.4%,城郊接合部620個村莊刑事案件發案率下降26%,案件偵破數量連續兩年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
民意主導警務 百姓需要什么就做什么
2011年10月22日,微博認證網友“模特演員蘇巍”,自晚上9時29分起連發八條微博,自述因失戀準備服藥自殺,數千網友跟帖評論并轉發。
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的民警發現這條微博后,立即在蘇巍及其朋友的微博中查找有效信息,并將此情況通報110指揮中心。警方很快確認蘇巍家住雙井派出所轄區,民警把她送往附近醫院救治……
自2010年8月開通以來,“平安北京”新浪微博共發布各類資訊近6000件,收到網民評論留言16萬多條,回答網民咨詢2萬多件,解決網民反映的突出情況近200件,解救自殺網友6人。人民網和上海交通大學發布的報告顯示,“平安北京”微博影響力居全國政務微博之首。
“‘平安北京’微博只是北京市公安局民意指導警務的8個渠道之一。”北京市公安局公共關系辦公室主任劉大偉說,北京警方還開辟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直通車”“人民來訪接待室”“局長信箱”“政法民聲熱線”“首都之窗政風行風熱線”“紀檢監察信訪舉報”“110投訴”等民意渠道,整合形成全國公安系統第一個“民意庫”。
“收集民意的最終目的是推動、指引警務工作和改革。”北京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李建華告訴記者,“按照市局黨委提出的‘民意主導警務’的理念,我們成立了群眾工作辦公室,對民意進行分析和研判,指導開展警務工作。”
4月,北京市公安局組織開展了“百萬群眾民意大走訪”問卷調查活動。“您認為北京目前的治安狀況如何?”“哪一類治安問題最影響您的安全感?”……
上述問題被翻譯成8種語言,做成問卷發放到社區,同時在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發起調查。半個月內,312萬人次參與,群眾關注的問題集中在黑車、酒駕、乞討、犬類管理、自行車被盜等方面,涉及40個重點地區。根據這些情況,北京警方針對性開展了打擊治理,取得良好效果。
目前,北京市公安局已把“民意分析”與“首都治安形勢分析”實施捆綁,納入局務會議議題,每月初進行民意分析、治安形勢分析、隊伍違法違紀和信訪舉報分析,把民意處理納入規范化、制度化軌道。
群眾監督評判 執法辦案“陽光作業”
“內神馬,人已經抓到了,這也太迅速了,沒有一個月,案破了,錢的下落也搞清楚了,撒花中,我最喜歡人民警察了……”
這是受害人小呂給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民警的留言。因為在自動提款機上取錢后忘了拔卡,小呂被人從卡上轉賬12900元。西城公安分局受理此案后,調取監控錄像和轉賬記錄,很快抓捕了嫌疑人。
辦案過程中,小呂經常上網查詢案件進展,與民警溝通。小呂說:“這個系統太好了,可以看到自己的案子正在辦理或者辦結,以及辦案民警和聯系電話,隨時詢問案件進展,公安局真的重視老百姓了!”
2010年11月起,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試行“立案公開”機制,治安、刑事案件事主報案時可選擇“立案公開”,獲得查詢密碼后,可通過“首都之窗”政務網站、電子信息屏、電話等方式,查詢相關案件的受理、立案、破案等主要進展情況,還可以向主辦民警提問,并對民警工作予以評價。
“立案公開就是從立(受)案開始到案件辦理結束,執法辦案全過程向群眾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將公安機關的工作放到了‘顯微鏡’下,有利于促進公安機關執法規范化建設,提高民警規范執法水平,也增強了警民互動,促進了警民和諧。”傅政華說。
今年7月1日起,北京市公安局制定推行立案公開工作規范和實施細則,在全局全面試行立案公開,這不僅增加了公安工作的透明度,還減少了積壓案件。7月至今,北京市公安局共接報刑事行政案件33000多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等不宜公開的個別案件外全部實現公開,從根本上推動了減訴息訪。2010年北京警方受理信訪舉報同比下降16.6%,今年以來同比又下降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