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監測數據和群眾感受不能‘兩張皮’。我們必須避免這種現象。”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在“2012年全國環保工作會議”上表示,明年,北京、天津、河北和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PM2.5和臭氧監測。河南省及鄭州市環保部門表示:“我們將按照環保部的具體部署積極開展工作,按時開展監測”,鄭州市環保局已自覺利用備用設備,探索進行了PM2.5的試驗監測。
A
PM2.5監測“四步走”
灰蒙蒙的天,為何空氣質量還是良?近段時間,連日的霧霾天氣使得PM10、PM2.5這些環保專業名詞,成為街談巷議的話題。許多人呼吁我國環保部門盡早開展PM2.5(細顆粒物)監測。
21日,在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工作大會上,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公布了PM2.5和臭氧監測時間表,PM2.5監測全國將分“四步走”。
2012年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細顆粒物和臭氧監測,2013年在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和環保模范城市開展監測,2015年在所有地級以上城市開展監測。
2016年1月1日是該標準在全國實施的“關門”期限,屆時全國各地都要按照該標準監測和評價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并向社會公布監測結果。
環保部確定的我國明年污染減排任務
河南將按部署及時開展監測
昨天,北京市環保局已表示,針對PM2.5監測,已開始設備采購、人員培訓等工作。河南情況如何?昨天,河南省環保廳及鄭州市環保局有關人士均表示,環保部門對PM2.5監測高度關注,但全國環保工作會剛閉幕,具體措施與安排尚不明了。“等具體安排下來后,我們將按照環保部具體部署,及時開展監測”。
昨天,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范相閣表示,監測PM2.5是大勢所趨。之前,國家已確定了7個城市試點監測PM2.5。雖然鄭州不在試點范圍內,但鄭州市環保局已自覺利用備用設備,探索進行PM2.5的試驗監測。如果正式監測,目前的設備、技術等都不具備條件。不過,“如果鄭州納入監測范圍,只要投入到位,做好技術培訓,將力爭按時完成環保部部署。”
對話
地方政府要對當地的環境質量負責
記者:明年起在京津冀等重點區域監測PM2.5和臭氧,實施起來有難度嗎?
朱建平(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副司長):從技術上說,沒什么難度,PM2.5是PM10的一部分,監測原理和PM10沒差別。而且監測點位也是在測PM10的點位上同時開展,不需要重新布點。我們在“十二五”前已經對布點做了調整,只要在原來測PM10的點上再增加一套監測PM2.5的設備即可,不需要另外選點,臭氧的監測每個城市設兩個點就可以。
我們還需要選定一種PM2.5的專業測定方法。
記者:目前實施監測的難點在哪里?
朱建平:最大的問題是資金籌措問題。現在的時機不合適,因為2012年的預算已經基本做完,需要追加預算,但各地能掌握的資金有限。現在一套PM2.5的監測設備,最貴的38萬元一套,便宜的8萬元一套。初步估算,338個地級以上城市的總投入要20多億元。這些錢主要用于PM2.5、臭氧、一氧化碳3種監測設備的采購。
記者:環保部曾披露,個別地方出現環境質量數據造假的情況,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朱建平:地方政府要對當地的環境質量負責,但是環境質量的改善確實需要一個過程,而且需要大量投入。受不正確的政績觀驅使,個別地方一些主政者,不是把精力放在改善環境質量上,而是放在改善環境數據上,這種個別情況是存在的,但只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