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北京:超市賣“臨期”食品,暗招兒頗多

2012-02-21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字體: ]

  近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出通知,要求食品經營者對即將到保質期的食品,也就是臨期食品要在經營場所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北京市工商局對臨近保質期食品明確了界限,并明確有條件的超市可設置臨近保質期食品銷售專區,對快到期食品進行集中陳列銷售,以保證消費者知情權。同時要求,設立的“臨近保質期食品銷售專區”不能形同虛設,如果未設立專區,就要依法讓到達保質期限的食品退市。

    但近日,記者走訪了京客隆、適佰家、歐尚等連鎖超市,未看到“臨期食品專柜”,也未發現這些門店有對臨期食品作出醒目提示。

    只有“促銷區”

    著名環保專家董金獅表示,目前北京絕大多數超市都沒有“臨期食品專區”,一般只有促銷區。超市促銷區的商品主要有三類:第一類為臨近過期的商品;第二類為新上市需要推廣的商品;第三類為庫存積壓的商品。

    而針對臨期食品的概念界定,由于國家沒有明確規定,此前不同商家有不同的理解。此次北京工商局根據食品不同的保質期,劃分了六類“臨界限”:食品保質期為一年以上的,期滿之日前45天;保質期為半年以上不足一年的,期滿之日前20天;保質期90天以上不足半年的,期滿之日前15天;保質期30天以上不足90天的,期滿之日前10天;保質期16天以上不足30天的,期滿之日前5天;保質期少于15天的,期滿之日前1至4天。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臨期食品可打折銷售,但要按規定明碼標價、注明降價原因等。

    熟悉的“潛規則”

    記者調查發現,在不少超市里,臨期食品并未得到“醒目標注”,反而“悄悄地”夾雜在贈品里與新鮮食品捆綁銷售。

    2月14日,記者在適佰家超市看到,某品牌早餐奶標明買“3贈1”,記者發現4袋牛奶生產日期并不相同,其中一袋是臨期牛奶,但記者在該商品包裝以及周圍并未看到有關“臨近保質期”的提示。這種捆綁銷售臨期食品的做法,在超市里比比皆是,面包、牛奶是重災區。

    “不少消費者都上過這樣的當,所謂的特價食品,其實就是臨期食品。”董金獅告訴記者,購買類似商品的時候,商家只會說現在買很劃算,但根本不會告訴你里面含有快到保質期的食品。打折的商品容易“打折健康”,消費者購買前一定要瞪大眼睛,仔細查看生產日期。

    記者還發現,一些商家甚至“特意混淆”作為贈品的臨期食品。某品牌整箱牛奶上捆綁著附贈的袋裝牛奶。牛奶箱的生產日期清晰明確,但附贈袋裝牛奶標注生產日期的那一面卻被膠帶貼住,粘在牛奶箱上,不撕開膠帶根本看不見。

    除了作為贈品外,超市里的臨期食品還有不少“潛規則”。比如擺在貨架最外面的往往是生產日期比較早的,而近期生產的商品一般都放在最里面。一些有經驗的消費者都不看外面的,直接從貨架最里面取商品。

    另外,超市里的自制食品則可謂監管的“真空區”。記者在超市發現,自制的饅頭、包子、鹵肉等食品都是散裝的,消費者根本無從判斷該食品的生產日期,只能詢問超市工作人員。當記者問這些散裝熟食能保質多長時間,銷售人員回復稱食品都是現做現賣的。然而,消費者僅憑“當天”這樣一個時間概念,根本無法判別食品是否還在保質期內。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