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木樨地至永定門將現18里綠廊

2012-04-14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14中的屋頂綠化為整潔的校園增色不少,體現了該校“空間拓綠”建設的成果。    

    筆者昨天從西城區園林綠化局了解到,西城區計劃分兩年建成北京營城建都濱水綠道。濱水綠道北起木樨地,南至永定門橋,全長約9.3公里。今年計劃完成木樨地至白紙坊橋河道綠地景觀提升工程,全長5公里。

    北京營城建都濱水綠道工程結合市民親山親水的需要和保護歷史文化的需求,通過生態護岸改造、挖掘文化內涵等方式,把綠道打造成集生態、文化、休閑、景觀、旅游、通行于一體的一條綜合性綠化帶。綠道建設過程中,將在沿河兩岸分春、夏、秋、冬不同季節,高低錯落種植不同樹種,保證濱水綠道四季都有美景。綠道中既要種植油松、銀杏等十幾米高的大型樹種,也有低矮的花樹穿插。沿河還將用石材貼邊制作花池,增加新的景觀元素,重現“碧水繞城,輕舟帆動”的美好景象。

    西城區園林綠化局的負責人說,2012年西城區圍繞建設“活力、魅力、和諧新西城”的發展目標,以多元增綠為核心,以提升品質為主線,以服務民生為根本,著力構建“碧水繞古都、綠蔭滿西城”的規劃愿景,打造西城區“綠蔭覆蓋、花團錦簇、景觀優美、環境宜人”的嶄新面貌,形成具有西城地域特色的園林綠化新格局。

    相關新聞

    70余單位樓頂變花園,共計11.7萬平方米

    西城“空中”新建3個萬壽公園

    已泛青的草坪間油松翠綠,灰色的甬道蜿蜒在各種花木之中。昨天,筆者登上廣安門外14中教學樓的樓頂,不禁眼前一亮:這里儼然就是一座“空中花園”。極目遠眺,像這樣的“空中花園”遠不止一處。目前,西城已在70多個單位樓頂實施綠化,總面積達11.7萬平方米,相當于在天上新建了3個萬壽公園。

    走進14中的樓頂“空中花園”,綠地上鑲嵌著三色堇、矮牽牛、南非萬壽菊等各色的花朵,還栽種著海棠、紫薇、櫻花等樹木。古樸的中式小品和撐著陽傘的歐式花園擺設點綴其中。12個雕刻著古代圖紋的紫砂花缽巧妙地遮蓋了樓頂原有的出氣口,小路兩側還設置了60個太陽能地燈,可以在夜晚為花園提供照明。

    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片屋頂花園共6000多平方米,每平方米造價約1000多元。屋頂種植花木與平地種植有所不同,首先是要防止漏水。施工人員為此在屋頂原有防水的基礎上,又做了一層防水,同時鋪設了隔根層、蓄排水盤、保濕毯、過濾網等,做到既防止樓頂滲漏,又能讓植物保持水分。

    樓頂不同于平地,承重受到限制,因此屋頂花園鋪設的土壤均為輕質營養土,同時盡量選擇一些比較低矮、根系較淺、耐旱、耐寒、耐瘠薄、易于后期養護的植物進行栽培。

    屋頂的綠化在縱向上拓展了校園的綠化面積,帶來了環境質量的提升,學校領導告訴筆者:“每天這里的喜鵲都叫得炸開了鍋。”教學樓頂的花園不僅給師生提供了一個休閑的場所,也讓生活在周圍的居民受益,大家都紛紛贊嘆,“這推開窗就是一個花園!”

    14中教學樓頂的花園是西城區屋頂造綠的一個縮影。西城區還將在區政府樓、15中校園、北京外國語學校等19處樓房屋頂進行綠化,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

    天上增綠之外,西城區還將通過增設立體格架、種植攀援植物等手段,為宣內大街、廣安胡同、趙登禹路等街道立體綠化。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